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儒林外史捐官戏,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乌纱本是百姓织,却作豪商头上金。

谁见捐官朱笔落,一笔千魂化灰烬?\"

铜钱换印

乾隆二十年的扬州盐政司,新任知事匡超人的牙牌还没捂热,就被请进醉仙楼雅间。盐商汪如龙推来一只描金匣子,内盛十颗东珠,珠光映着委任状上的红印:“此乃‘急公好义’匾额的回礼。”匡超人指尖发颤——他这知县本就是捐来的,如今竟要替人捐个“义商”名头。这般交易,比《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收受田产的戏码更荒唐三分。

汪如龙抿着茶道:“《周礼》有云‘以贤制爵’,如今贤字嘛……”他蘸茶水在案上写了个“贝”字。窗外运河舳舻千里,漕船满载的哪是盐包?分明是千万两捐官的雪花银。

捐局连环

真正的食利者,能把功名炼成商品。

汪如龙的账房秘录里,记着更精妙的“捐官经”:

1. 虚衔钓实缺:先捐空头同知,再买通吏部“候补”

2. 借印生财:掌印后翻修衙门,工程款三成归己

3. 罪银顶戴:犯事者捐银抵罪,美其名曰“赎锾”

这般手段,连《官场现形记》都自愧不如。某日醉后,汪如龙竟在《论语》扉页批注:“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捐。”

血染顶戴

匡超人审的第一桩命案,苦主竟是汪如龙的对头。

茶商郑成礼被毒毙于家中,枕下压着未送出的“捐监文书”。匡超人细查才知,郑成礼欲捐监生资格却被汪如龙截胡——那文书上的保结人,分明盖着汪家私刻的府衙假印。《史记·平准书》所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此刻成了“恶商大贾祸流天下”。

更骇人的是卷宗记载:去岁黄河决堤,汪如龙捐的“赈灾同知”实为虚职,却借此名头克扣三成赈银。那些饿死的灾民魂魄,早化作他乌纱上的猩红顶珠。

假戏真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称帝了,才告诉我父母是禁忌级?

满汉全席

洗浴城里的那些事

会做饭的武曲

魅妖诱惑,被疯批大佬们强制爱了

冰心芸芸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