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走后门,侯府乳奴(一)古言,姜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陶家也是青砖盖瓦,此时的前院,来了许多人。
陶行简一边跟大家打招呼,一边把沈淮和沈七刀引进屋里。
“夫子,沈爷爷和沈师弟来了。”
看到小魏夫子,沈淮立即上前,“夫子。”
小魏夫子指着旁边的凳子,“坐。”
沈淮刚坐下,就听到小魏夫子问,“何时去县学?”
“过两天吧,等陶师兄忙完,我们一起上去。”
“你们这阵子比较忙,也不急这两天。”小魏夫子语气缓和,“县学教谕是同进士出身,教授和直讲是举人,到时候会重新给你们讲解四书和五经。
一般学两年,两年后你们就不必天天去上课了。”
这一点沈淮知道。
有的秀才上满两年,便以成亲或者要照顾家人为由,可以不用到县学点卯,而是定期来上课。
准备参加乡试的,才会过来备考。
类似大四学生。
只要完成前期任务,后面你就是自由的。
当然,想进步的,肯定不能懒怠。
“夫子了解府学吗?”
“你想进府学?”小魏夫子看了过来,“以你的成绩,进府学不是问题。”
“不瞒夫子,郡城太远了,而且我们家已经在县城建房子,在县学也挺好的,回家方便。”沈淮有自知之明,“府学人才济济,我进去了,未必会受到重视。”
小三元听着是挺厉害的,但也仅是个秀才。
放到县学就不一样了,他会是教谕、教授和知县关注的重点,只要他平时表现良好,月考成绩优异,资源绝对向他倾斜。
而府学,不仅有秀才,还有举人。
小三元的光环放在里面,起初可能会有点浪花,久了便也不稀奇了。
“在县学也不错。”小魏夫子沉吟道,“两年后,便可申请游学,增长见识。”
“夫子说的,与我不谋而合。”
抛开学生的身份与小魏夫子聊天,沈淮发现,小魏夫子其实很健谈,知道的东西也多,只是不知道他为何没去参加乡试。
不过他没问。
没多久,陈观、王宇川、魏渠三人来了。
跟他们一起进来的,还有好几个年纪比较小的读书郎。
“呐,这就是连中小三元的沈秀才。”陶行简介绍道,“师弟,这几位是我们村的读书郎,刚启蒙两年。”
那几人年龄小,见沈淮看过来,还害羞的躲到陶行简后面。
开席的时候,他们师生几人凑一桌。
这个位置很好,谁谁来了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陶家亲戚多,来了一帮又一帮。
镇长是后面来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姑娘。
陶里正亲自接待,态度客气又热情。
反观陶行简,看到那姑娘,跟个二傻子似的。
沈淮用胳膊肘撞了撞旁边的陈观,“什么情况?”
“你没看出来?”陈观朝他挤眉弄眼,“那眼神,你不觉得熟悉吗?前天你表姐夫看你表姐的眼神,不也是这样吗?”
沈淮表情震惊。
陈观见他表情丰富,乐道,“我还以为你早就知道了呢,原来你什么都不知道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