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参加县试的条件
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章 参加县试的条件,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姜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含着生理泪水说,“我对‘易经’和‘春秋’一窍不通,怎么考?”
“四书必考,但‘易经’和‘春秋’未必考到,至于考不考到,得看运气。”沈淮开口,“若是考不过,就当积累经验了。”
李景舟犹豫了一下,而后看向江铭,“你参加吗?”
“我四书都背不齐,没法考。”江铭很坦荡,“你比我厉害,可以试试,就像沈淮说的,就算考不过也可以当经验,反正又不差那二两结保费。”
参加县试的考生,需要去县衙报名,填写资料。
除了个人信息,还要写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履历,如果有过继情况,还要填写亲生父母三代的履历,确保考生信息符合参考条件。
大夏朝明文规定,有四类人不能参加科举。
第一种是商人出身的;第二种是倡、优、隶、皂等职业出身的;三是有犯罪行为的,比如罪臣之家、或自身被罢黜受刑的;四是已经当官或者为隶的。
与此同时,需要找同时考试的五人互相连保、同村四名村民担保,还要一名秀才保结证明联保和担保的真实性,证明考生的籍贯身份、是否在丧假期,是不是冒名顶替、是不是假造姓名、身世是否清白等。
一旦出现作弊,不管是担保的人还是考生,都要受到牵连。
风险很大。
所以结保的秀才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家庭条件好,不差这个钱的,压根不会给人做保;便是条件一般的秀才,对考生身份有疑的,也不会轻易做保。
毕竟二两银子对秀才功名而言,太微不足道了。
沈淮看出李景舟的犹豫,于是说道,“这事除了你自个的意愿,还要问问李叔叔的意见,毕竟报名保结,都要他们带我们跑,你可以先回去问问在决定。”
李景舟觉得也是,“那我回去问问我爹在决定。”
“你们呢?”沈淮看向旁边的王宇川和魏渠,“要是你们两个也去,小魏夫子肯定会很高兴,到时候我们再找两个人就能互相结保了。”
王宇川却看向魏渠,“你要试试吗?”
“嗯。”魏渠点点头,“放田假的时候,我舅问过我了,不过那时我还没想好,如果沈淮参加,我觉得我也可以一试。”
王宇川听言,轻轻的‘嚯’了一声,一副我就知道如此的表情。
然后说道,“那我也去试试。”
接下来,沈淮给小伙伴们讲县试的考试内容,“夫子说,县试一共考五场,第一场主要考四书文和贴诗,第一场很重要,如果不过,后面的第二场就不用参加了……
总之呢,考的都是四书五经上的内容……”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讨论了很久。
最后沈淮、魏渠、王宇川、李景舟四人意见一致,决定散学归家就跟父母说。
…
沈淮自从跑步负重上下学之后,不像以往那样,一到散学时间便准时归家,而是留在小魏夫子的书房,翻阅其他书籍半个时辰。
别看半个时辰不长,一两年下来,可以看很多书籍了。
这天下学,沈淮依旧去书房看了半个时辰的书,才跑步回家。
“三郎,过来帮下忙。”
正在院子里收簸箕的沈月,见沈淮回来,连忙喊道,“我手上的东西太重了,有点撑不住,你快过来帮我拿走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