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黄鬼村秘史:驴车引发的古代商战
美丽雅阁21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黄鬼村秘史:驴车引发的古代商战,去部队喂饱老公起不了床,美丽雅阁210,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鬼村秘史:驴车引发的古代商战
黄鬼村的青石板路上,最近多了道烟尘。
王记米铺的独轮车刚转过街角,就被李家骡车扬起的灰土迷了眼。推车的伙计揉着眼睛骂:“李老三!你这破车能不能慢点?”
李老三甩了甩鞭子,骡子耳朵抖了抖,车厢里的粮食晃出条缝——这是他新换的枣木轮子,比王记的榆木轮快上三分。
“驴车赛神仙,骡车赛活鬼!”村口的老酒鬼举着酒葫芦瞎唱,“黄鬼村的车轱辘,能把阎王爷颠得喊娘!”
二、骡车与独轮车的速度之争
黄鬼村地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队都要经此歇脚。王记米铺和李家粮行是百年对头,从前比的是米香,如今比的是送货速度——李家买了骡子拉车,王记就给独轮车装了铜铃铛;李家给车厢镶了铁皮,王记就在车轮刻了防滑纹。
“看到没?”王掌柜摸着独轮车的新轮子,“这是请县城的铁匠打的‘追风轮’,轴里灌了鲸鱼油!”
“哼!”李掌柜拍了拍骡子屁股,“我这‘闪电骡’一顿能吃三斤黑豆,跑起来比你那破车快两倍!”
某天,李家骡车在村口撞上卖豆腐的张老汉,豆子撒了一地。李老三跳下车赔礼,却被王记的伙计撞见,添油加醋地传成“李家骡车吃人啦!”吓得村里老太太们纷纷求神拜佛,连带着李家的粮食都没人敢买。
三、神秘驴车惊现 village
正当两家斗得不可开交时,村里来了辆怪车——车架用竹子编成,车轮裹着软布,拉车的是头毛色发亮的灰驴,脖子上挂着串铜铃,走起来竟听不到半点声响。
“这是啥车?”王掌柜凑过去摸,被车主一巴掌拍开:“别碰!这是俺们青山镇的‘静音驴车’,专供贵人赶路!”
车主姓周,是个走南闯北的商贩,此次来黄鬼村,竟是为了收驴粪——青山镇的富户流行用黄鬼村的驴粪养兰花,说“肥力足,开的花带仙气”。
“就这破车,能装几两粪?”李掌柜冷笑,“俺家骡车一次能拉两担!”
周商贩摇头:“骡粪太燥,兰花会死。驴粪得用软车拉,不能颠碎了。”
四、驴车引发的技术革命
王掌柜瞅准商机,连夜请来木匠,照着周商贩的驴车改良独轮车。三天后,新款“静音独轮车”出炉——车轮包了棉布,车架加了弹簧(用竹片做的),推起来“吱呀”声比蚊子叫还轻。
“看见了吗?”王掌柜推着车在李家门口晃悠,“拉粪不颠,运米不撒,神仙见了都得夸!”
李掌柜咬咬牙,花大价钱买了头矮脚驴,又让人在骡车底部铺了稻草——美其名曰“避震层”,实则是偷师王记的弹簧竹片。
两家人的车在村口狭路相逢,王记的独轮车装着驴粪,李家的骡车拉着精米,谁也不肯让道。最后还是老酒鬼站出来:“别争了!明儿个比一比,从村口到县城,看谁先到!”
五、古代商战的奇葩规则
比赛当天,全村人都来围观。王掌柜推着独轮车,车上放着一筐鸡蛋——寓意“一路平稳”;李掌柜骑着骡子,手里攥着根赶车鞭,鞭梢绑着红绸子——寓意“鸿运当头”。
“预备——走!”
老酒鬼一声令下,独轮车和骡车同时出发。王掌柜推着车小步快跑,车轮碾过青石板,棉布摩擦声像老鼠啃草;李掌柜的骡子却突然尥蹶子,原来是车底的稻草戳了骡子屁股。
“驾!你个蠢东西!”李掌柜急得直冒汗。
王掌柜趁机超过,却在转弯时被石头绊了脚,筐里的鸡蛋摔碎一半——但车轮没停,反而因为轻了几分跑得更快。
六、半路杀出的马车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