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俺们就是饿得慌
心动莫论风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俺们就是饿得慌,傻媳有傻福,种田养娃两不误,心动莫论风幡,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连向来沉稳的刘千斤,都是听得沉默不语。
原来,这老贼头姓牛,正是马户。那老妇姓马,是牛老汉的老伴儿。跟随他的那九个汉子,其中四个是老两口的儿子。
另外五个则是牛老汉侄子,同样也都是马户。
牛、马老俩口本是晏州滕县人,平时替官府群牧监养马为生。早些年还好,虽然辛苦总还有口饭吃。
然而,这几年的日子就越来越苦。
牛家三房人,有十五个男丁,被强制饲养五匹战马,十匹驿马。好在牛家祖辈时,得官府分了三百亩草场,五十亩耕地。
草场自不用说,之所以分耕地,因为马匹可比骡子、驴子娇贵,除了草料还需要喂精料和粗料。
这精料中的燕麦、黄豆、麸皮等物就需要耕地种出来。而粗料中的苜蓿草、稻草等物也需要专门种植。
然而,自打五年前马婆婆生了场病,找镇上的乡绅田老爷借贷了二十两银子,日子便开始艰难起来。
当日的情景牛老汉还历历在目,说得众人如同亲临现场。
田老爷摇着折扇,嘴角勾起一抹笑:“老牛啊,听说你要借钱?”
“是,是……”牛老汉搓着手,“田老爷也知道,我家婆娘是织户,因着日夜纺布熬坏了眼睛。镇上黄郎中开的方子,需要用珍珠粉、熊胆……”
“嘶,这病治起来可麻烦,莫说你了,就是我生了这病治起来也肉疼。”田老爷合上折扇,“何况这样的药材,需要的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啊。”
“田老爷开恩!黄郎中说二十两银子,保管能将我娘的眼疾治好。”牛大郎扑通跪下,“您借的银子,我们一定按时还。”
“这样吧,”田老爷用扇子敲着手心,“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就按三分利吧,二十两银子的话,一年七两二钱。”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得扣二两,算提前还的部分息银。”
牛老汉和儿子还没反应过来,田老爷已经让账户先生把十八两银子摆在了桌上,“按个手印,这银子你们就可拿走,给马嫂子治病了。”
父子俩一咬牙,也就拿了银子,按了手印。
没办法,虽然利息高,为了治病也只得签了借契。牛家相熟的亲戚、村人比他们更穷。别说二十两银子,十两银子也借不来!
然而,银子借来了,刚好有游方郎中过村义诊,牛三郎看热闹,见那人真有些本事,治好了村上几人,犹豫片刻将他请回家。
结果那郎中看视一番,微微笑道:“老嫂子这病不重,不过是亏了气血,肝虚目暗罢了。老朽针灸一番,再开三个方子,三两日便可大好。”
牛老汉惊讶,“镇上郎中说是雀目,需要大银子才能治好,这……”
那郎中摇了摇头,“单看老嫂子眼睛,倒有三分类似圆翳内障,实际却不是。江南织户多,老朽瞧过的眼疾数百例,当不会出错。”
牛老汉闻言有些迟疑,“这样说老婆子这病不是大事,为何老神医不仅要针灸,还要开三个方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