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嘢督鸠呱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章 族脉寻踪,霓虹夜骨瓷白,壹嘢督鸠呱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相册。”阮白釉指着那本摊开的相册,“我们之前的调查方向是对的。这些照片里出现的人物,他们所在的家族,很可能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沈青临拿起相册,再次仔细翻阅。照片上的面孔早已模糊不清,但那些背景里的建筑、服饰、以及隐约可见的家族徽章,都是重要的线索。在雾港市这个新旧交融、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城市,许多古老的家族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暂时将楼下的惊魂抛在脑后,全身心投入到对相册中线索的梳理和调查中。沈青临利用他的人脉和法医部门的权限,调取着与照片中可能相关的家族档案和历史记录。阮白釉则凭借她对古董文物的了解和对雾港市历史掌故的熟悉,不断进行着比对和筛选。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惊人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相册中出现的几个看似不相关的家族,在1940年代初期,都与当时在雾港市势力庞大的英国商人威廉姆斯家族,有着异常密切的往来。他们的交集点,无一例外,都集中在珍稀古董和文物的交易上。
“李家、陈家、还有这个……应该是姓林的家族。”沈青临指着一份泛黄的交易记录副本,“他们在1942年到1943年间,都曾向威廉姆斯洋行出售或交换过大量的中国古董,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
“那个时期,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文物交易本就敏感。如此大规模、高价值的交易,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阮白釉沉思道,“威廉姆斯家族收集这么多珍贵文物,仅仅是为了收藏吗?”
“恐怕不止。”沈青临的指尖停留在其中一个家族——林家的档案资料上。这份资料相比其他家族更为详尽,似乎是因为林家在民国时期曾是雾港市显赫一时的望族,后来虽逐渐没落,但留下的记载相对较多。
在一份残缺不全的林家族谱旁注中,沈青临发现了一段模糊不清的记载。这段文字是用一种混合了文言和地方方言的隐晦语言写成的,似乎是为了刻意掩盖什么。经过阮白釉对那个时代语言习惯的解读,和沈青临对字里行间逻辑关系的推敲,他们艰难地拼凑出了一段令人震惊的信息。
“‘岁在癸未(1943年),应威廉之邀,合族中耆老,携祖传之器,赴港岛秘所,共襄盛举,祈天佑之力,泽被子孙……然,仪式诡谲,所求非福,反噬骤至,族中多有不测,此事遂绝口不提……’”阮白釉一字一句地念出他们破译的内容,脸色越来越白。
“神秘仪式?获取某种强大的力量?”沈青临的呼吸一滞,“1943年,威廉姆斯家族,秘密地点,家族耆老,祖传之器……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几乎可以肯定,这与那套骨瓷诅咒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求非福,反噬骤至’……”阮白釉喃喃道,“难道说,那个所谓的‘诅咒’,就是这场神秘仪式的直接后果?威廉姆斯家族试图通过某种仪式获取力量,但失败了,反而引来了灾祸,并且波及了参与的其他家族?”
这个推测虽然大胆,却完美地解释了目前所有的疑点:为什么诅咒与威廉姆斯家族有关,为什么骨瓷会渗出“血液”,为什么知情者都对此讳莫如深。那套1943年的骨瓷茶具,很可能就是那场诡异仪式的关键道具,甚至是力量的载体或媒介!
“记载中提到,仪式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被刻意隐瞒了。”沈青临指着那段旁注,“而且,林家族谱中关于参与仪式之人的后续记载,大多语焉不详,甚至有些人的名字后面直接标注了‘早夭’或‘失踪’。”
一股寒意再次袭来,这一次并非来自外界环境,而是源于对历史真相的窥探所带来的恐惧。一个被尘封了近八十年的秘密,裹挟着贪婪、欲望、未知的力量和血腥的反噬,正缓缓向他们展露狰狞的一角。
“我们必须找到林家的后人。”沈青临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只有从他们口中,或许才能得知更多关于那场仪式的细节,才能明白这‘诅咒’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阮白釉看着沈青临,点了点头。恐惧仍在,但更多的是一种揭开真相的决心和求知欲。楼下那被打碎的骨瓷,那滩诡异的“血迹”,以及那若有若无的啜泣声,都成了催促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不能再被动地等待线索出现,必须主动出击,去挖掘那被刻意埋藏的过去。
窗外,雾港市的夜色依旧浓重,霓虹灯的光芒在远处闪烁,勾勒出这座城市光怪陆离的轮廓。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栋孤寂的百年庄园内,两个探寻者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准备踏上一条更加危险、也更加接近真相的道路。他们知道,前方的每一步都可能充满未知和凶险,但为了解开那跨越三代的骨瓷诅咒,为了弄清那隐藏在碎瓷和血迹背后的秘密,他们别无选择。寻找林家后人,将是他们下一步行动的关键。而那个在暗中窥视、打破瓷器的“存在”,又会在他们接下来的调查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