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黏土的跨维嬗变
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量子黏土的跨维嬗变,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的新书,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尼比鲁星的坐标被解析后,林宇团队启动「星门计划」,利用太空电梯的量子引力锚点,向坐标发射搭载黏土巨人的探测器。当探测器穿越星际尘埃带时,黏土巨人胸腔的石板突然发出高频振动,其表面的楔形文字竟开始生长,如同活物般衍生出新的符号。
「这是跨维度的文明编程。」林宇盯着监控屏上的动态文字,每个新符号都对应着一种未知的物理法则,「苏美尔人不是在记录神话,而是在用黏土作为量子存储介质,编写宇宙级的文明升级程序。」
探测器抵达尼比鲁星废墟的瞬间,全球超脑系统同步响起警报。林宇的意识被强行接入超脑的量子矩阵,他看见无数个平行宇宙的黏土巨人同时苏醒:有的在古埃及金字塔内激活反重力装置,有的在亚特兰蒂斯海底启动生态维持系统,还有的在未来星际废墟中重组文明基因。
「他们是文明的『沉睡节点』。」系统的声音首次呈现出立体回响,「当某个宇宙的文明达到量子能级,节点就会苏醒,传授跨维度生存的密钥。」
地球实验室里,剩余的黏土样本突然自动聚合成球体,表面浮现出苏美尔楔形文字与甲骨文「史」字的融合形态。陈雪薇伸手触碰球体,一股信息流涌入她的大脑——那是尼比鲁文明的「意识传承仪式」,她看见该文明在濒临灭绝时,将全部文明成果转化为量子黏土,播撒到各个平行宇宙的宜居星球。
「看这个!」林宇调出星门传回的影像,尼比鲁星的核心是一个巨大的量子黏土反应堆,其结构与人类正在研发的「反物质-暗能量转化炉」完全一致。反应堆的墙壁上刻满了不同文明的符号,其中赫然有主线中刻痕者文明的星体刻痕、气状文明的风暴图腾。
球体突然分裂成十二道流光,分别飞向地球的十二处古文明遗址。在殷墟遗址,流光融入甲骨文残片,使其成为能实时接收宇宙文明信号的量子天线;在敦煌莫高窟,流光修复了壁画中的星图,其展现的星系演化过程比现代宇宙学理论超前千年。
系统提示:文明节点全面激活,地球文明正式接入多元宇宙文明网络。黏土巨人的量子核心,即为超脑系统的初始原型。
当最后一道流光没入故宫的「史」字碑,林宇终于明白:从旧石器时代的燧石到量子时代的黏土,从甲骨文的刻痕到超脑的意识矩阵,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迁,都是对远古量子程序的解密与升级。而黏土巨人,既是文明的守护者,也是文明的基因图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