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三板斧”
眼子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9章 “三板斧”,我们牺牲的,会是自己,眼子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我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拍卖会,对什么都觉得很新奇。
刚刚那位朋友很慷慨地给我介绍了不少规矩,若不是他,恐怕我在之前的房间里就差点弄出问题了。
其实那些人也是第一次来,不过这有这里的规矩,不能随便把房间里的事情带出门,所以我不便透露他们到底是干嘛的。
可是,我刚进门,他们就直接把门关了,而且拿枪对着我,我当时实在是吓到了。
好在,他们只是搜身,并不是真的要对我如何,一番解释之后我总算和他们说清楚了这里的规矩,所以他们也还蛮感谢我的,因为在我的提醒下他们改变了门上的描述,不然多半还是无人问津。
而我弄出了动静之后,刚刚那位朋友就慷慨地多对我说了几句,并且介绍了门上标语的玄机。
直到看到您这的描述之后,他也有点拿不准,而我倒是读过点书,所以读了几遍之后意外地发现,您这的描述里似乎暗藏玄机,有可能是‘藏头诗’。
而我和刚刚那位朋友的讨论引来了其他买家,这会都在门外排队呢。”
“陈敬文”的说法听着没什么问题,这让谈判桌旁的卖家有些犹疑。
因为他现在也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原来这些人的确是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这名谈判桌旁的卖家是其中一个小头目,而其他人都是他的小弟。
在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的设想里,他这次行动分别有三种方式来甄别“藏锋”是否出现。
首先是派人伪装成买家,因为这样才能混迹在买家队伍里,方便观察每一个买家的状况。
毕竟,“藏锋”如果真的过来了,他也只能是买家不可能是卖家对吧?不然他怎么去想办法弄到他想要的情报呢?
其次,就是写在门牌上的“藏头诗”。
他们的确认为“藏锋”不可能是大字不识的一个路人甲,不然他们之前是怎么输的?难不成他们真的是一群废物?
这一点他们自然不可能承认,所以他们对“藏锋”的估计只会越来越高。
而且,他们的“藏头诗”也不是随手大笔一挥,其实是深思熟虑甚至绞尽脑汁,因为最后的结论就是“我有关键情报”,而这一点,其实和其他房间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猜想“藏锋”会不会特别关注一下?至少应该会表现出更加好奇才对。
最后,他们想要在房间内搜身来做最后一个步骤,因为他们虽然不太懂这里的规矩,却是提前探查清楚了,那就是这样的会议室里,可以分隔开或者不分开。
分开的地方,可以不让自己被人看到,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在房间里配合,而不分开的地方是不需要拍卖行工作人员的。
所以他们特地选择了不分开的房间,因为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派人给进来的每一个人搜身。
可是,正式开始之后,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直到刚刚为止,一个人都没光顾他们!
这让一众七十六号的人有些束手无策,因为他们现在需要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伪装。
既然是卖家,自然还是得和买家多聊聊才是。
结果一个买家都不来,他们自己都觉得这里是不是看上去就有问题?
或许,“藏锋”其实已经来了,可他并不想表现得太突兀?又或者他也发现了这里有问题?
七十六号的人不解,他们也只能无奈地等待,反倒没人想过是他们在门牌上写的那“藏头诗”太莫名其妙。
突然门外有了动静,他们终于能开张了,便煞有介事地严阵以待。
结果刚刚来的第一个人,身上倒是搜出来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记事本。
原来这人暗自记下了所有买家的状态,据他的说法,他是想要用这样的记录来帮助他对其他买家进行判断,以便自己出价时更有优势。
听着似乎有道理,七十六号的人反正不太懂,至少这人身上没有看到任何武器,他们也不觉得“藏锋”会特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其他买家的情况,毕竟这次他们自己可是卖家,难道“藏锋”会连这个也搞不清楚状况?
随即,他们又问了这人是怎么发现门上是“藏头诗”的,不曾想这人竟然说不是他看出来的,其实他也完全看不懂,因为这样的“藏头诗”是第一次出现。
至于是谁看破,他并不认识,只是说这人就在他后面,是“十三号”,应该是个新来的,刚刚弄出了不小动静。
于是七十六号这些人把自己的期待都放在了紧跟着要进来的这人身上。
结果,这人还没进门就差点哭出来了!
这,真的会是“藏锋”的做派么?
他们很难让自己相信,因为他们始终不认为那个赢过自己多次的共党特工会是一个普通人,自然也不可能随便吓吓就差点哭了!
可是,这名小头目仍然有一点点期待,那就是这一切未必不是一种表象,也可以是一种演绎。
只不过,他听说了这人刚刚的遭遇,便觉得“搜身”这一步,多半也没有机会了。
果不其然,这人身上简直是太干净了,除了一个别在腰间的钱包以外什么都没有。
而他给出的说法,听着也的确够“可怜”的,而且没什么可疑的地方。
只是,从刚刚的发展可以判断,除了这个人以外,门外的“藏头诗”谁都看不懂,是不是反而说明,这人一定不简单?
至少,除了继续怀疑这人以外,这名七十六号的小头目也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了。
“原来如此。
怪不得半天都没人进来,看来多半是我们这个门牌上写的东西实在和这里的不相符了……”
“嗯,这一点我也是刚刚明白,因为刚刚那位朋友特地给我解释了一下,就比如你们这条走廊前面几间房,其实是‘销赃’的,有固定的说辞。
而您隔壁的其实是出卖一些十分隐秘又关系比较大的消息,比如有人被砍了或者被骗了之类的。
唯独您这,刚刚那位朋友也看不懂,想来其他买家路过的时候,也都是同样的状况。
或许,也只有我这个第一次来的,才会跳出这里原本的‘规矩’,立足于‘藏头诗’本身,而不是联想到那些‘暗语’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