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误打误撞
随心随性随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9章 误打误撞,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随心随性随意,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沪上站是有一个科研机构的,这个机构一开始是后勤科的技术组,后来随着网络到越来越多的人才,这个技术组也慢慢膨胀起来。
至于这个技术组的组长,姓于叫泽成,他原本是后勤科做支援的,后来因为金陵立功,被提拔成为技术组组长。
于泽成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一边往技术组里面划拉可靠的人手,一边发展外围组织,组建了一些小公司,这些公司明面上生产一些日用品,实际上则将重点放在技术开发和技术跟踪上面。
后来王添沐见于泽成能力很强,就帮助于泽成将外围组织渗透到格兰公司和铃木商社的工厂里。
现在沪上不少工厂里搞技术的,都是沪上站技术组的外围成员,为沪上站攀爬科技树做着贡献。
借助众多的大小工厂,沪上站如今的武器装备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甚至包括一些定制的装备,比如张霄经常用的定时起爆器,和大量走私到红方部队里的小型电雷管,都是沪上站技术组的杰作。
自从去年江城会战结束后,于泽成就接到一个任务,每周要去浦江固定的几个位置,向江中投放一些十公斤到二十公斤的半潜炸弹。
这些炸弹有些奇怪的要求,比如必须有固定索,可以将炸弹固定在锚点上,还有,不能用钢铁做炸弹外壳,必须有一个方便拉发的定时起爆装置,必须有足够的爆炸威力…
这种炸弹也是逐渐成型的,一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防水定时起爆器,后来发展出用煤油桶制造的简易半潜炸弹,直到现在发展成用木桶制成的半潜炸弹。
之所以用木桶制造,是因为小鬼子将陆军用的探雷器改装到舰艇上,用来侦测江中的水雷,结果还真让小鬼子找到了一些藏在江里的半潜水雷。
于是上峰又要求将半潜炸弹改成木制的,反正水雷起效靠的的爆炸冲击波,只要装药够多,用金属还是木头造壳体区别并不大。
今天又是放置水雷的日子,上峰给的几个位置都很隐蔽荒凉,用一条渔船拉着东西,于泽成带人很快就将东西放到了指定的地方,不过眼尖的于泽成发现,他们小船周围似乎总有一条江豚在游荡。
听说这小家伙对人类不大友好,总是喜欢朝渔人吐口水,不过眼前这条江豚似乎并没有这个毛病,于泽成反而担心自己丢下去的半潜炸弹会不会被江豚当做玩具给拖走。
不过担心也没用,因为他们管不着这个,也管不了,他们只负责将东西丢进指定位置的江水中,至于炸弹去了哪里,他们不会去管,也不应该去管。
当然,聪明的于泽成是知道这些东西去了哪里的,因为从洋鬼子和红蓝两方控制的报纸上,不时能看到小鬼子炮艇莫名被炸,小码头被烧毁等等消息。
毫无疑问,自己造的炸弹都被某些人送到了小鬼子的脚下,这就让于泽成充满了成就感,至于这会不会犯忌讳,于泽成才不管,只要是打小鬼子的,于泽成都支持。
将最后一个炸弹丢进江中,于泽成伸了个懒腰,满足的扫了一眼身后漆黑的江面,再一次看到一条鱼尾翘出江面,于泽成微微一笑,低声对手下道:
“返航!”
……
该溜子看到最后一个炸弹被丢下来,开心的追上炸弹,咬住固定索拉着炸弹飞快的跑了。
它要跟同伴们一起,将这些炸弹运送到长江中的一个沙丘附近,到时候会有人将东西取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