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小溪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辽源焚尸案:新警驳局长的定论,硬刚“自焚”疑案(3),90年代大案系列,幸运小溪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高”的证词
顺着“小高”这条线,警察很快找到了高德旺。高德旺记得很清楚:“7月21号下午5点多,李向东确实来我家喝酒了。
当时还有几个朋友。大家边喝边聊,大概喝到天擦黑,6、7点钟吧,李向东突然站起来说‘家里有点急事,得先走了’,挺着急的。我们也没多问,他就走了。”
孙玉金立刻找到当天在场的其他人核实,说法完全一致:李向东在7月21号晚上7点左右离开了高家,然后就像人间蒸发,再也没人见过他。
就在孙玉金全力追查李向东下落时,赶上全国“严打”,局里人手奇缺,领导把他临时抽调到另一个案子——一起发生在建筑工地的怪案。
工地门卫报案说,几天前夜里,两个蒙面人闯进财务室,打晕了值班的老头,撬开保险柜。
怪就怪在,柜子里的现金、物品一样没少,歹徒却把里面的单据、账本全翻出来,堆在地上点火烧了!这不像抢劫,倒像是专门来销毁证据的。
孙玉金一深入了解,发现这家建筑公司问题一堆,管理混乱,上级刚成立专案组准备查账。
就在这节骨眼上,财务室的账本被烧了!更巧的是,孙玉金翻旧案卷发现,就在几个月前(1984年3月),这家公司曾报案丢了整整八吨钢材!
那可是值一万多块的巨款(当时工人一年才挣几百块)。丢的钢材没找着,查账的证据又被烧?仅仅是巧合?孙玉金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就在他准备深挖时,一起办案的同事私下告诉他,最近几天,他媳妇上下班总觉得有人鬼鬼祟祟地跟着!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恐吓!
有人在暗中监视、威胁办案警察的家属,想逼他们收手!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专案组。
金刚岭的焚尸案与拖拉机之谜
还没等喘口气,一个更骇人的报案传来!有群众举报,就在当天(距离赵晓莲案发不久),在郊外偏僻的金刚岭附近,看到一辆手扶拖拉机停在路边。
车上坐着四个戴口罩、捂得严严实实的人。他们从车上拖下一具男尸,直接扔在路边山坡上,泼上汽油,点火就烧!
烧完,拖拉机突突突地开走了。报案人描述的死者身高、年龄、穿着……孙玉金脑子“嗡”的一声:这太像失踪多日的李向东了!
孙玉金带人火速赶到金刚岭。现场惨不忍睹:荒坡上一个直径三米多的焦黑圆圈,散发着浓烈的汽油味和皮肉焦糊的恶臭。
火势极其猛烈,尸体烧得蜷缩成焦黑的一团,只剩骨架和少许未燃尽的衣物碎片,像一截烧焦的树桩。法医根据残留牙齿推断死者三十多岁,年龄与李向东吻合。
但那个年代没有dNA技术,仅凭烧剩的骨头,无法百分百确认身份。然而,所有迹象都沉重地指向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可能。
现场除了杂乱脚印,最扎眼的就是拖拉机轮胎压出的深深辙印。金刚岭在辽源西北深山,四周全是玉米地,最近的村子都好几里地。
离赵晓莲遇害的渭津河有十几公里远,但两处都用火烧尸——会是同一伙人干的吗?拖拉机当时可是稀罕物,私人很少有。
孙玉金带人排查了附近几个公社的拖拉机,一无所获。案发地附近有些小煤矿用拖拉机运煤。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走访,还真在一个小煤矿找到了轮胎印吻合的拖拉机!
但矿上的人说:“烧的不是你们找的人!是我们矿上一个掉井里摔死的工人。按老规矩,横死的人不能进祖坟,得拉山顶烧掉,矿上出车出人办的。” 找到死者家属一核实,果然是一场乌龙。
线索,再次中断。
窗台上的密信
孙玉金陷入僵局。他推测凶手烧毁赵晓莲的脸,就是为了让人认不出她。警方之前一直保密案情,也叮嘱赵晓莲家人别声张。
孙玉金心生一计——引蛇出洞!他让赵晓军故意放出风声,就说听说渭津河发现无名女尸,他们准备去认认。
这招立竿见影!消息放出去才三天,赵晓莲的妹妹就在自家窗台上发现了一封没贴邮票、直接放那儿的信。
信上写着:
“妻弟妹:我和她(指赵晓莲)马上要去广州了,家里的事麻烦你们照看一下……关键是她来这儿的目的,她跟建筑公司来调查的人说了些话后,他们就把她也带走了……看完赶紧把信烧掉!”
这信摆明了是说赵晓莲还活着,阻止她家人去认尸!赵家人一眼认出,字迹根本不是李向东的。
但冒充李向东写信的人,肯定知道李向东的下落!更蹊跷的是,消息是赵晓军放的,信却精准送到了赵晓莲妹妹家,说明送信人对赵家非常熟悉!
孙玉金立刻围绕赵李二人的亲友圈秘密调查笔迹。笔迹鉴定还没结果,信里那句“关键是她跟建筑公司来人说了什么”却让孙玉金心头一跳。
他马上问赵家人,得知不久前真有建筑公司的人上门找赵晓莲了解情况!一查,正是那家丢了8吨钢材、账本被烧的公司!
问题来了:赵晓莲和李向东都不是建筑公司的人,公司找他们了解什么?
警方推断:很可能赵李二人卷入了那8吨钢材的盗窃案!而赵晓莲在接受调查时说了什么,威胁到了某些人的安全,引来了杀身之祸!
孙玉金找到建筑公司负责人。对方证实:有人反映钢材失窃期间,李向东从仓库提走了那8吨货,所以他们才去家里找他。
当时赵晓莲说李向东去长春了,还特意强调那8吨钢材是公司销售科张科长帮李向东买的!警方立刻提取张科长的笔迹,可惜,和密信对不上。
长春的追索与啤酒发票
就在这时,李向东单位的门卫交给孙玉金一封寄给李向东的信,是长春一家“二轻劳动服务公司”寄来的,日期是1984年7月31日——那时李向东早已失踪。
信上说:“你提供的发票我们报不了账,你开的是啤酒发票,财会不同意。你看怎么处理?最好开一张钢管发票过来。”
根据信上地址,孙玉金在长春找到了写信人王树德。王树德交代:他和李向东火车上认识。
后来李向东主动写信给他,说手上有8吨钢材问他要不要。王树德买了,付了9000多块巨款!但李向东交货后,没给正规钢材发票,只给了一张啤酒发票,所以他们才一直追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