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章 杨志远,我的人生手帐,杨庆柏,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老柴的盛情邀请下,杨志远从北京跨越千里,来到了东北大学参加博士生答辩会。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同学圈子。沈阳的同学们——姜丰、老钱、老陈、老刘、老张、老潘和我,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激动不已。

很快,我们便与老柴、杨志远相聚一堂。久别重逢的喜悦,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青春岁月,如同电影般在眼前不断闪现。我们回忆起校园里的点点滴滴,谈论着彼此的生活和工作,感慨着时光的飞逝。

这次聚会,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在这个充满温情的时刻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进步,也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同学情谊。

一九九七年,距离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热自七七级的同学们决定在沈阳和大连举行一场盛大的同学会,以纪念那段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同学会,并在大连宾馆里与杨志远成为了邻居。晚上,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独自一人走到阳台,静静地欣赏着这雨夜的美景。

就在我沉浸在雨景之中时,突然听到隔壁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我好奇地转过头去,竟发现杨志远也站在他的阳台上,同样凝视着窗外的雨幕。他的身旁还站着一个小男孩,看上去年龄和我的女儿相仿。

我们相视一笑,然后不约而同地开始聊起了天。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情况上。我感慨地说,现在科研立项越来越困难了,竞争异常激烈。

然而,杨志远却笑着告诉我,他的情况完全不同。他说他的科研项目多得接都接不过来,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听到这里,我不禁对他心生羡慕。或许,这就是我们国家重点大学和普通院校之间的差距吧。重点大学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和项目。

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终有一天也能在科研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九九九年,正值国庆五十周年前夕,我怀揣着满心期待,踏上了前往北京斯玛公司的旅程。此次行程的目的,是为了商谈购置一批重要的实验设备。

经过一番辗转,我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北京斯玛公司。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初步沟通后,我得知他们在华北电力大学设有一个现场总线仪表实验室,那里展示了许多先进的实验设备。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前往该实验室,希望能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设备的性能和特点。

当我走进实验室时,白老师迎上前来,他将作为我们的向导,带领我们参观整个实验室,白老师在我们学校工作过,是老朋友了。在参观过程中,我对各种实验设备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向白老师提问。而白老师也非常耐心地解答我的疑问,让我对这些设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就在参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杨志远。我曾听闻过他在这个领域的卓越成就,便向白老师打听起他的情况。白老师微笑着告诉我,杨志远是他的领导,对现场总线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听到这里,我心中一动,立刻请求白老师帮我联系一下杨志远。白老师欣然答应,随即拨通了杨志远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杨志远亲切的声音,我们互相问候之后,我便切入正题,提到了购买斯玛公司实验设备的事情。

杨志远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这事要缓一缓。”他解释道:“虽然现场总线技术在其他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火电厂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其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因此,现场总线时代在火电厂并不会马上到来。”

听完杨志远的分析,我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也对他的专业判断表示认同。毕竟,在这样一个复杂的领域,决策需要谨慎考虑各种因素。尽管如此,我仍然对白老师和杨志远表示了感谢,并表示会继续关注现场总线技术在火电厂的发展动态。

让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通电话竟然会成为我与杨志远之间的最后一次通话。就在不久之后,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杨志远英年早逝!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我们所有同学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大家都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那个曾经充满活力、阳光开朗的杨志远,怎么会突然离我们而去呢?回忆起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可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在得知杨志远去世的消息后,许多同学都自发地参加了他的葬礼,希望能在最后一刻送他一程,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怀念。葬礼上,同学们都默默地流着泪,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不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回到女儿被换前

堇棠

恶毒孕妻有空间,七零大佬掐腰宠

三世书卿

重生58:绑定打猎超市系统带全家吃肉

夕墨沉烟

荒年深山捡夫君,开口竟是东厂活阎王

十七吖

伪恶

慕轻含

死亡细胞:诅咒与征服

我真的小菜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