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两村开会
天麻虫草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两村开会,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天麻虫草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明短时间之内不会出什么幺蛾子的。
你们各家各户想要建房的,也可以趁着天气暖和之前,把自家地基挖一挖、砍些木材做房梁,做些准备事情。
都别闲着没事干的。还有,如果菩萨托梦了给我,咱一个村子,我肯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以后就别一大清早的来我家堵着了。”李天星知道村民的来意了之后,她有些好笑道。
撒个谎,自己成了指点迷津的神棍了,看着村民这么信任自己的话后,李天星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心虚、还有莫名的成就感。
..........。
这日,张里正前去衙门,衙门主薄告诉他们各个村子的里正,今年所收的税收数量、价钱以及今年还要收人头税收后。
张里正回家后,便唉声叹气了起来。
他原本想着,今年闹水灾了,出了这般严重的事情,今年估摸着不会了。
现在不仅仅要收田地赋税,另外还要收人头税了。
并且,今年收的田地赋税还是十之二。
就算往年不闹灾,正常收成的时候,大多是是收十之二的田地赋税,没有想到今年闹水灾了,不少晚种水稻的人家,一亩地田的出产,比往年要少了十之二了,现在还要上缴赋税十之二,那今年收成只有十之六,也就是说,一亩地水田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斤粮食。
至于人头税,他们村子已经有小十年没有收过了。
今年的人头税,不管年纪多大,一个人头一百五十文钱,要是家里头人口多的,少说也得费上二两多银子了。
今年田地赋税和人头税一交,他们村子的村民怕是连温饱都难以保障了。
这些税赋对于这两年闹灾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天下午的时间,张里正往溶洞通知了一圈,让村民晚上去村头开会,之后又往从溶洞搬下来的人家中,挨家挨户通知了一圈。
“叔,如今我们和周家村都商量了要并村了,明年就要实行。
咱两个村子的村民都知道了这个事情,今晚让村民去村头开会,你是不是可以联合周里正,让周家村的村民也来咱村子广场开会呢?”等张里正来到李天星家中,让他们家今晚派人出席村头的会议后,李天星想到这儿,她笑着朝张里正道。
“可以这么干了。让两村村民聚一块,熟悉熟悉,也让周家村的村民知道,以后并村,也是以我们张家村为主。
也刚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两村的村民融合融合。”张里正闻言,他双目微微一亮,一拍自己的大腿道。
随后,他连忙赶到周家村找到周里正通知、说道这个事情。
至于周里正如何搞定他们周家村的村民来他们村头广场开会,让他自己办好。
要是周里正这个事情都办不好的话,并村的事情就要从长计议了。
要是周家村的村民不听从这次自己的安排,这侧面也可以看出,周家村有反骨的,并村更是要从长计议了。
周里正听到张里正说,今晚让他们村子的村民去张家村广场上开会,他连忙应了下来,也没有想太多。
只想着,张里正是不是趁着说到今年税收的事情,让两村的村民初次融合接触,方便后面并村的事情,他也没有多想什么。
等到晚上的时候,张家村的村民早早就来到了村头的广场上,家里头的劳动力一个都没有落下来。
张家村的村民之所以来的这么早,是因为张里正早就交代好村民,今天周家村的村民会来他们村子开会,为了今后并村,提前让两个村子的村民互相接触融合。
这不,周家村的村民陆陆续续来临之后,张家村的村民拉着周家村的村民称兄道弟起来,不管认不认识的,老兄、老弟的叫着。
加上,他们张家村也有不少儿女是嫁娶周家村的,有这一关系纽带在,两村的村民相处更加的融洽了。
不过,不少村民围着张火兄弟几个说说笑笑,攀关系的。
张里正和周里正两人见两村的村民相处的这么融洽后,他们两人相视一眼,脸上也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原本都已经到了开会的时间点了,张里正见村民相处的很好,硬是把这个时间往后推了两刻钟。
“咳咳!诸位村民,还请静一静。”张里正走到广场上边的高台上,他咳嗽了两声,示意众人先静下来,他有话要说。
“咱两村要并村合二为一的事情想必诸位都清楚了。
今日汇集两村村民来开会,一来是让两村互相接触相处,二来是有一件大事情和大家说道说道了。”等众人静下来后,张里正面色微微一沉的朝广场上的村民道。
“叔,什么大事情?看你一脸沉重的表情,不会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了吧?”有村民察觉到张里正面色不对劲后问道。
“不应该啊!我家婆娘前些日子还去张火家问过,菩萨没有托梦给张火家,后边应该不会闹什么幺蛾子的。”也有村民跟着道。
“叔,你就说是啥事情了。”
不少村民听到张里正这话,顿时议论纷纷了,都好奇张里正口中的大事情是什么事情了。
“今年衙门召集我们这些里正去了一趟。
今年要收税,田地赋税收十之二,人头税一个人头收一百五十文钱。
田地赋税的话,可以拿银钱抵得。
三日之后,衙门便会派人下来收田地赋税和人头税,你们各家各自做好准备,到时候可别没提前准备,拿不出来的。”张里正沉声道。
“什么?要交税了,还有人头税?”
“十之二田地赋税,我家今年水田产量也不过往年十之八,再交十之二,都没剩多少了。”
“人头税一百五十文钱一个人头,我家十几人,岂不是要交二两银子了。”
“这交税太多了,还要人头税,我家拿不出这么多钱,这可咋整?卖粮的话,今年冬天没法熬过去了。”
“这可咋整,老三你家粮多,可以借点给我们家吗?”
广场上的村民,听到张里正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沸腾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