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小山归乡,述职献策
洪崖洞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4章 小山归乡,述职献策,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洪崖洞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后,才在知县大人的支持下,借鉴咱们家乡的经验,小范围内,推行曲辕犁和堆肥之法。”
“起初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守旧的乡绅和书院里的老学究,都说孩儿是‘不务正业,专营末技’。”
“但好在,事实胜于雄辩。”
“试行新法的几处官田,去岁的收成,比周边田地足足高出了三成有余。”
“这下,再无人敢有异议了。”
“如今,清溪县的百姓们,也都开始学着咱们青石村的样子,改良农具,积攒肥料了。”
他这番话,说得虽然平静,但在场的家人,却都听得是心潮澎湃,与有荣焉。
“好,好啊。”张大山抚掌赞道,“做得对。为官一任,就得造福一方,这才是读书做官的根本。”
小山又继续说道:“除了农事,孩儿还发现,当地的吏治也存在不少积弊。”
“一些胥吏与地方豪绅勾结,侵占田亩,欺压百姓,账目更是混乱不堪。”
“孩儿在您和豆子弟弟的启发下,斗胆向知县大人提议,用咱们家那种‘复式记账法’,对全县的赋税钱粮,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
“虽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也确实查出了数千两银子的亏空,为县衙追回了不少损失。”
“知县大人对此颇为赏识,如今已将县里的钱谷赋税之事,大部分都交由孩儿协理了。”
听着儿子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政绩”。
张大山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这小子,是真的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
“爹,娘,大哥二哥,”小山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每一位家人,神情变得更加郑重。
“孩儿这次回来,除了省亲,也是有一些想法,想与家人商议。”
他开始了他的“献策”。
“第一,咱们家如今树大招风,万事须得更加谨慎。”
“特别是咱们那些核心的技术,如炼钢、玻璃、以及孩儿听二哥信中提及的‘蒸汽机’之构想,更是国之重器,绝不可轻易示人。”
“孩儿建议,家里的保密规矩,须得再严上三分。核心工坊,必须由自家人或经过最严格考验的弟子掌管。”
“第二,是关于‘青石优品’的牌子。”
“二哥的商队虽然做得红火,但市面上的仿冒之风也日渐兴起。”
“孩儿以为,咱们可以主动向官府申请,为咱们的几样核心产品,如‘青石精钢’、‘无瑕明镜’等,取得官府认证的‘官造’或‘官督’牌号。”
“如此一来,不仅能以官府之名打击仿冒,更能极大地提升咱们产品的身价和信誉。”
“第三,是关于与官府的关系。”
“咱们家如今虽然有了一些名望,但根基终究在乡野,于朝堂之上,并无真正的靠山。”
“孩儿在外为官,也深感人脉之重要。”
“孩儿建议,咱们可以拿出部分收益,以家族或村庄的名义,投入到一些地方的公益事业之中。”
“比如,修桥、铺路、兴办义学、或是赈济灾民。”
“这些善举,不仅能为家族积累福报,更能为咱们赢得一个‘乐善好施、心怀天下’的好名声。”
“有了这份名声,将来无论遇到什么风波,官府和朝廷,总也要多几分考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