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外地学子,慕名而来
洪崖洞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3章 外地学子,慕名而来,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洪崖洞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思远却围着那模型转了几圈,又用手拨弄了几下,便清晰地说出了水轮的旋转运动,是如何通过曲柄和杠杆,转换成锻锤的直线往复运动的。
其对机械的理解和天赋,让柱子都看得是暗暗称奇。
测试结果出来,毫无疑问。
孙思远被正式录取,主攻“算学”和“格物”两科。
入学的第一天。
这位来自江南富贵乡的公子哥,便彻底被青石学院的景象给震惊了。
他看到,学堂的旁边,就是那热火朝天、机器轰鸣的巨大工坊。
他看到,那些和他同龄的、甚至比他还小的山村少年,竟然能熟练地操控着水力锻锤,或者在提花机上织出复杂的图案。
而下午的“专科”课上。
他更是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学以致用”。
教他算学的,是那个看起来比他还小好几岁的、不爱说话的豆子先生。
豆子没有让他背诵枯燥的口诀。
而是直接把他带到了“青石快运”的账房。
丢给了他一本记录着车队运费、损耗、人员开销的真实账本。
“一个时辰内,算出这个月的纯利。”
豆子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便不再理他。
孙思远起初还有些不屑。
可当他真正开始计算时,才发现这其中涉及的变量和计算量,是如此的庞大和复杂。
他用尽了浑身解数,才勉强在两个时辰后,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而豆子,只用了一炷香的功夫,便用算盘,给出了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答案。
这巨大的差距,彻底摧毁了孙思远的骄傲。
也第一次,让他对这门曾经被他当作“小道”的算学,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畏。
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
学习如何用最快的方法计算。
学习如何用数字,去分析一个产业的成本与利润。
学习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回报。
他那颗天生就对数字和商业敏感的大脑,在青石学院这个充满了实践机会的环境里,被彻底激活了。
而真正让青石学院名声大噪的,还是“钱多多查账”的故事。
南阳府城“德源昌”南货行的少东家钱多多,同样是个不爱读书的。
被他爹送到学院学了三个月的“复式记账法”后,休沐回家。
他闲来无事,便把他家商行去年的旧账本都翻了出来。
在新学的法子下一盘算,竟让他发现了一个与他们家合作多年的老账房,利用记账漏洞,做假账、吃回扣的巨大亏空。
那日,他拿着两本账册,直接找到了正在对账的老账房。
“李账房,这笔从南边采买香料的账,为何入价比市价高了三成?”
“还有这笔运费,为何同一段路,咱们家的车队,就比别家多花了一倍的钱?”
他一连串的问题,问得那位老账房是汗如雨下,哑口无言。
最终,查出了上千两银子的亏空,为家族挽回了巨大损失。
此事传开,整个南阳府的商圈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知道了,青石学院,教的不是普通的学问。
教的,是能点石成金的大学问。
一时间,青石学院的门槛,几乎要被那些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商人们给踏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