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革命军独立黑旗军
旁门门主左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革命军独立黑旗军,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旁门门主左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殿内骤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奕欣忽觉喉间腥甜,强咽下翻涌的郁气。
自咸丰崩逝,他肩扛江山倾颓之危,洋务新政如履薄冰,内乱烽火又似沸鼎烹心。
窗外北风骤起,卷起案上散落的奏折,恰见多隆阿列阵亡将领之名:成明、苏伦堡、托明阿...十数将星陨落,皆因关中一局。
\"传多隆阿密旨。\"他忽闭目长叹,\"令其严控溃兵,疫卒就地焚埋,勿使瘟疫蔓入民间。再...再拨京营太医十人,携药材星驰赴陕。若兵力实在不支,可退守潼关,以待援军。\"
众臣领命退下,殿内只剩奕欣独坐。烛光将他影投在《坤舆全图》上,那蜿蜒的江河恰似他眉间沟壑。
忽闻太监禀报:\"王爷,醇郡王求见。\"
奕欣抬眼,见七弟奕譞匆匆入殿,手中攥着一份密报。
未待开口,奕譞已颤声道:\"陕甘回酋马画隆,竟与新疆妥明和暗通!恐西北乱局将连西域...\"
“甚至妥明身后有沙俄的影子”
奕欣骤然起身,掌心按在案沿。
地图上的疆域如崩裂的棋局,而他手中再无可用之棋。
窗外夜色浓如墨,他忽觉这风雨江山,似将倾覆于他这一代。
他负手立于《坤舆全图》前,指尖划过自关中至西域蜿蜒的驿道,忽掷地有声:\"不平陕甘,如何平西域!这关中之地,乃是我朝西疆门户,若贼寇在此盘踞生根,必成西域乱局之源!\"
殿内众人悚然。
军机章京中有人颤声道:\"王爷所言极是。然洪贼未灭,捻匪猖獗,朝廷兵力已分无可分...\"
奕欣闭目沉吟片刻,复睁眼时目光如刃:\"当务之急,应当先平洪贼!洪秀全余孽盘踞江南,如心腹之疽,不剜此毒瘤,则天下无宁日。待洪贼尽歼,再倾力剿捻匪与回匪,方为定鼎之策!\"
醇郡王急谏:\"然陕甘瘟疫蔓延,多隆阿孤悬危城,若不调兵,恐失关中...\"
奕欣长叹一声,背脊微躬似扛千钧:\"调兵易,筹饷难。江南、直隶水患未赈,户部银库几近枯竭。若再分兵陕甘,恐洪贼窥得破绽,反噬东南税赋之地。\"
“如今应当先对付洪秀全”
奕欣忽觉喉间腥甜更甚,却以袖掩咳。
醇郡王见状暗忧,却听奕欣续言:\"陕甘之危,非独在贼,更在民心溃散。传旨多隆阿:每收复一县,即刻设粥棚赈济流民,张贴安民告示。凡胁从者,缴械免罪!\"
户部尚书躬身应诺,忽又迟疑:\"王爷,若免罪胁从,恐贼首更借机煽乱...\"
\"乱世用重典,亦需怀柔。\"
奕欣眸中闪过一丝倦色,\"陈扶昊能聚数百万众于庆阳,岂是尽皆死匪?必有良民迫于生计从贼。朝廷若示仁,或可瓦解其势。\"
言毕,他颓然坐回椅中,案上堆叠的奏折如压顶之山。
窗外北风呼啸,似催战鼓,又似哭号。
奕欣忆起咸丰末年英法联军焚圆明园时,父王颤声嘱托\"江山不可裂\",喉间苦涩更甚。
内忧外患如沸鼎烹心,这江山...当真能续承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