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必可保平安
阿日Ar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9章 必可保平安,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阿日Ari,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城内敌将出降:“闻太史大将军威名,愿归顺刘煜。”
太史慈欣然点头:“识时务者为俊杰。”
定陶城外,高顺枪影翻飞,风声呼啸。
城墙上的箭雨倾泻而下,却似遇无形屏障,尽数落空。
“此子难道非人乎?”
守将震愕出声。
城中老将沉吟道:“此乃东吴悍将,今归于刘煜麾下,实为劲敌。”
夜半,陷阵营奇袭入城,开启城门,高顺率军涌入。
定陶城陷落,仅用七日。
半月之间,兖州大地似在刘煜脚下战栗。
刘煜大旗猎猎,宣告兖州尽在其掌控。
大会堂内,刘煜端坐主位,众将分列两侧。
他站起,眸光炯炯:“诸位,经半月奋战,兖州已属吾等。
此乃众人之力,亦是百姓所盼。
自此,太平之愿更近矣!”
众将齐声应诺:“为兖州,为主公!”
刘煜朗笑:“更为了天下苍生。”
此刻,兖州大地晴空万里,一片祥和。
兖州纳入刘煜版图,至此,天下大半已落入其手。
濮阳城外,李儒与刘煜策马巡城。
李儒拱手贺道:“恭贺主公,兖州既定,天下大局尽在掌握。”
“不过是一隅之地,吾等志向在于更广阔的世界。”
刘煜笑意盈盈。
若刘煜执意,天下早已归属。
然其先前专注外族事务,令袁绍等人误以为有机可乘。
如今外族平定,刘煜转而对付曹操、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
官渡一役,想必让不少诸侯胆寒。
临沂大帐内,烛火摇曳,荀彧与众谋士商议间,听闻战报,眉心愈蹙。
荀彧眉头紧锁,兖州本在他掌控之中,可不到半月,便落入刘煜之手。
“这刘煜……”
荀彧按着桌沿沉吟,想起探马提及的交战细节,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身旁一位儒雅的中年文士开口:“文若,官渡一役,我军显然低估了刘煜。
他的力量,绝不逊于其他诸侯。”
荀彧忽然问:“那位是李儒?”
目光转向说话者。
那人苦笑:“正是。
自离董卓后辅佐刘煜,此人确有过人之智。
不过,此番以少胜多,也非他一人之力。
也许,我们对刘煜的认识有误。”
探子接话:“传闻刘煜麾下有四大猛将,勇不可当,令敌胆寒。”
荀彧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你说的是谁——典韦、太史慈、高顺,还有……”
“赵云。”
探子低声补上。
荀彧摇头,眼神中透出敬意:“五万破二十万,靠的不仅是智略,更是士气和意志。
如今,刘煜势如破竹。”
角落里一名武将厉声道:“文若,不能再退了!刘煜这般嚣张,若不制他,恐怕徐州也将失守。”
文官微笑:“陈将军言之有理,但贸然出击不可。
眼下,我们必须固守徐州,强化防御。”
荀彧缓缓道:“刘煜威名已播四方,诸侯皆惧其威。
或许,我们需要联合其他势力,共抗刘煜。”
陈将军思索片刻,点头:“此策甚佳。
若联合诸侯,刘煜便不敢轻举妄动。”
文官补充:“同时,也可从内部寻找破绽,瓦解其军心。”
荀彧嘴角微扬:“徐州,是我们最后一处根基。
决不能败。”
众人神情坚毅,齐声表态:“为保徐州,必胜无疑!”
大帐之内,气氛愈发炽热,众谋士与武将纷纷献计献策,意在重夺兖州,给予刘煜严厉反击。
刘煜对此全然不知,即便知晓也未必放在心上。
荆州府内,烛火通明。
刘表迈入议事厅,神情凝重,眉宇间透着忧愁与不安。
兖州战况传来,震动全境。
身为荆州之主,刘表深知此战至关重要。
“蔡将军,”
刘表语气沉重,“可知晓兖州战果?”
蔡瑁略作思索,低声道:“主公,属下已闻。
刘煜率五万军力,击溃敌方二十万。”
刘表长叹:“刘煜确实棘手,已搅乱我等布局。”
蔡瑁微笑:“主公勿忧,荆州根基深厚,远胜其他诸侯。
我等亦有能力与之抗衡。”
刘表摇头:“蔡将军,世事无常,不可轻视刘煜。
此役他以实力示人。”
蔡瑁轻笑:“主公,荆州地利人和,必可保平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