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集:《数据洪流中的暗礁》,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竹晴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机房内一片忙碌,但也透着一股压抑。北境市工业控制中心的负责人,一位脸色憔悴的中年工程师老张,早已等候在那里。
“杜队,你们可算来了!”老张握住杜志远的手,语气带着焦急,“情况糟透了,我们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清楚数据是怎么出去的,而且……而且车间那边出问题了!”
“别急,慢慢说。”杜志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小林和老王立刻展开工作,连接设备开始数据分析。
老张深吸一口气,指着墙上的大屏幕:“你看这个。这是‘北山’电厂汽轮机车间的实时监控。”
杜志远抬头望去,屏幕上显示的是车间内部的画面。原本应该有序运转的机械臂,此刻却像喝醉了酒一样,动作僵硬而混乱。更让人心惊的是,其中一台大型机械臂正用特制的工具,一下又一下地拆卸着汽轮机的核心控制模块!金属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每一下都像敲在众人的心上。
“怎么会这样?!”小林惊呼出声,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车间控制系统不是应该有多重安全锁吗?非授权操作不可能执行!”
“我们也不知道!”老张痛苦地摇头,“就像被什么东西远程操控了一样,安全锁完全失效。更奇怪的是,我们查看数据传输记录,发现最近几个小时,有大量的数据包被标记为‘民用物流信息’,从我们的内部网络发往了境外的几个服务器节点。”
杜志远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监控画面,又转向旁边一台显示着系统日志的电脑。屏幕上,一行行杂乱无章的代码飞速滚动,那些由0和1组成的乱码,在昏暗的机房灯光下,仿佛活了过来,组成了一串无声的、充满嘲讽意味的符号,仿佛在嘲笑他们之前的“天穹”计划,嘲笑他们引以为傲的安全系统。
“民用物流信息……”杜志远低声重复着,脑海中灵光一闪,“老王,调取北境市工业系统三年前升级的文档,特别是关于协议兼容部分的!快!”
老王立刻行动起来,在数据库中快速检索。几分钟后,他找到了相关文件:“杜队,找到了!三年前的升级确实保留了对‘工业协议V2.1’的兼容接口,用于连接一些老旧的传感器和执行设备,当时的方案是计划在一年内逐步替换,但后来因为预算和工期问题,这个替换计划被搁置了,接口只是在防火墙上做了限制,并没有彻底关闭!”
“工业协议V2.1……”杜志远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我记得,这个协议的数据包结构……和早期的一些民用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真相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黑客并非使用了多么先进的黑客技术,而是钻了一个被所有人忽视的空子——利用老旧工业协议V2.1的漏洞,以及其与民用物流数据格式的相似性,将核心的能源调度数据“打包”成了看似普通的物流信息。这种“伪装”让防火墙的常规检测机制难以识别,从而堂而皇之地流出了系统。
而一旦数据被黑客掌握,他们就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反向操控那些仍然依赖或兼容该协议的工业设备,比如车间里的机械臂。那些混乱的动作,很可能是黑客在测试控制权,或者干脆就是在进行破坏,制造混乱,掩盖数据泄露的真正目的。
“小林,”杜志远立刻下令,“第一时间切断所有与工业协议V2.1相关的对外接口,不管是不是必要的,先全部物理隔离!然后,追踪那些被标记为‘民用物流信息’的数据包,看看它们最终去了哪里,源头有没有留下更多痕迹。”
“老王,你负责分析车间机械臂的控制日志,看看黑客是通过什么指令集实现远程操控的,我们需要找到反制措施,先让那些机械臂停下来!”
“是!”小林和老王齐声应道,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杜志远走到大屏幕前,看着仍在疯狂拆卸设备的机械臂,又看了看那些嘲笑般的乱码,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这次的事件,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所有认为“最新技术就能保证绝对安全”的人脸上。数据洪流浩浩荡荡,向前奔涌,但河床之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礁。那些被时代甩在身后的老旧技术、被遗忘的协议漏洞,随时可能成为致命的陷阱。
庆功宴上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杜志远知道,这只是开始。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堵住这个漏洞,找回泄露的数据,查明黑客的身份和目的。而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给整个工业安全体系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梳理和解决,任何一个被忽视的角落,都可能成为数据洪流中那致命的暗礁。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黎明的曙光正透过机房的窗户,照在他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上。战斗,已经打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