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7集:《标准的动态调整》,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竹晴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众意见征集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在城市中心广场,团队搭建了沉浸式体验舱:戴上VR设备,普通人能看到AI如何筛选基因序列;触摸互动屏,就能给不同伦理场景投票。退休教师王建国连续三天来体验,他的妻子正在接受基因疗法。“我原来以为机器都是冷冰冰的,”他在留言板上写道,“直到看到算法在拯救生命和规避风险之间反复计算,倒比某些医生更谨慎。”

但争议从未停止。某科技巨头的AI总监在访谈中直言:“伦理准则不该成为技术进步的枷锁。”这句话引发轩然大波,社交媒体上#伦理滞后论#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二十亿。陈砚的团队不得不在直播中回应:“我们不是要给科技套上枷锁,而是要修建护栏。”

第二阶段修订会议移到了线上,全球六十万网友通过云端参与讨论。当被问及“是否允许AI自主进行基因编辑”时,73%的投票者选择“在人类监督下允许”。这个结果让陈砚想起李阿姨的话——公众真正在意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谁在掌控技术。

技术组提交的报告揭示了更严峻的现实:现有算法已经能在0.3秒内完成人类专家需要三个月的基因序列优化。首席工程师展示的模拟数据显示,如果严格遵循现行准则,至少57%的前沿疗法将无法落地。“就像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必须沿着十年前的地图行驶,”他说,“我们得让准则跟着技术跑。”

最棘手的是责任认定条款。经过七轮讨价还价,团队终于达成共识:当AI系统具备完全自主决策能力时,需为其配备“伦理黑匣子”,记录每一次关键决策的逻辑链条。这个方案既满足了药企的效率需求,又回应了公众对可追溯性的要求。

修订草案在公示期间收到三万多条意见。有位匿名医生留言:“上周遇到个病例,AI建议放弃治疗,但我坚持手术,现在患者恢复得很好。机器会算生存率,却算不出求生欲。”这句话让团队在最终版里加入了“人类否决权”条款。

准则通过那天,陈砚去了肿瘤病房。周院士的女儿正用全息投影展示最新疗法,屏幕上,AI和医生共同制定的治疗方案旁边,标注着伦理准则的相关条款。病床上的小女孩举着画笔画下两个牵手的小人,一个写着“机器”,一个写着“人”。

晚上的庆祝宴会上,张教授举杯时突然沉默——电子屏正在播报某实验室用修改后的准则条款,成功阻止了一次潜在的基因污染事件。陈砚望着窗外流动的光河,那些穿梭的无人机正搭载着新的伦理准则文本,送往全球每一个科研机构。

她知道这不是终点。技术就像一条奔流的河,而伦理准则是不断加固的堤岸。当AI开始理解人类的喜怒哀乐,当基因编辑能定制记忆,他们还将迎来新的挑战。但此刻,看着会议室里自动更新的准则电子版,陈砚突然明白:最好的伦理框架,永远是能跟着时代一起生长的框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王爷和离吧,王妃修仙你配不上

荷衣

让你鉴宝,你怎么捡漏成王了?

不负流年的奶茶

人在古代学医,永夜末日来了!

Tina娜娜娜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程小尧

被夺一切后我成了仙道魁首

盛唐无夜

玩转纽约,大洋马来来来

吴越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