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信影疑踪,真假难测
枫枫疯疯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信影疑踪,真假难测,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枫枫疯疯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色如墨,将整个沪上笼罩在一片深沉的寂静之中。
唯有顾家公馆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顾承砚修长的手指捏着那封匿名的信笺,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混杂着信纸上尚未完全散尽的墨迹清香,形成一种诡异而紧张的氛围。
这味道他再熟悉不过,正是华商总会专用信笺和墨水的味道。
写信之人,就在商会之中,就在他眼皮底下。
那娟秀却又带着一丝刻意模仿的字迹,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他的呼吸。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却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他心中激起千层骇浪。
苏若雪站在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接过这封信后,顾承砚身上那股平日里收敛于无形的凌厉气场,正不受控制地弥散开来,让整个书房的温度都仿佛降了几分。
“她成了谁的棋子?”
顾承砚的声音极低,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一种淬着寒冰的自语。
这个“她”,苏若雪心知肚明,指的是那个本应在五年前沪西大爆炸中香消玉殒的女人——林芷兰。
一个死人,如何能写信?
又如何,能成为别人的棋子?
这背后盘根错杂的阴谋,光是想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顾承砚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信纸。
信是会议结束后不久写的,墨迹新鲜,说明对方一直在等待时机,一个能将信悄无声息送到苏若雪手中,再由她转交到自己这里的时机。
这个人,既了解商会的运作,也洞悉他与苏若雪之间的信任。
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一张张面孔,商会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他记忆的罗网中被重新审视。
然而,线索却在“林芷兰”这个名字上,戛然而止。
一夜无话。
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鱼肚白,晨曦的第一缕光线刺破云层,为这座风云变幻的城市镀上了一层虚幻的金边。
顾承砚却仿佛一夜未眠,眼底带着一丝血丝,但精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矍铄。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命人将苏若雪与林芷音召至密室。
密室的门沉重地合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息。
林芷音的脸色有些苍白,她昨夜便从苏若雪口中隐约得知了些许情况,整个人都处在一种巨大的震惊与不安之中。
姐姐还活着?
这个念头让她既狂喜又恐惧。
“坐。”顾承砚的声音沉稳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安抚了林芷音些许慌乱的心。
他没有绕圈子,目光直视着林芷音,开门见山:“芷音,我知道这件事对你冲击很大。但现在,我们需要绝对的冷静和理智。”
他顿了顿,将那封匿名信推到桌子中央。
“这封信,笔迹经过刻意模仿,但某些下笔的习惯,与你姐姐林芷兰有七分相似。然而”
林芷音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顾承砚继续说道,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锤,敲在两人的心上:“我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当年沪西的那场爆炸,‘林芷兰之死’,或许并非我们之前所想的,是她为了脱身而伪造的假象。那更像是一场‘被动’的消失。”
“被动?”苏若雪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
“没错。”顾承探向后靠在椅背上,双眸微眯,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寒光,“有一股比我们,甚至比‘光复社’更强大的势力,在那场爆炸中劫走了她。他们让她‘死亡’,从而顺理成章地接管她的一切,利用她的名义和身份,继续操控‘光复社’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残余资源。这几年暗中与我们作对的,或许根本不是什么‘光复社’的余孽,而是这股藏在幕后的势力!”
这个推论石破天惊,让林芷音的身体猛地一颤。
她一直以为,姐姐是为了摆脱组织的束缚才选择金蝉脱壳,可如果……如果姐姐是身不由己,是被更可怕的敌人囚禁了五年……
一股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愤怒涌上心头,林芷音的眼眶瞬间红了。
她紧紧咬着下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似乎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
片刻的迟疑后,她像是下定了决心,颤抖着手,从贴身的衣袋里,取出了一个被布包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一层层揭开,一枚古朴的铜制徽章静静地躺在她的掌心。
徽章呈圆形,上面用阳刻的工艺雕琢着一束交织的光线,下方是四个篆字——“织光会·辰年盟约”。
“这是……”顾承砚的目光被徽章吸引。
林芷音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异常坚定:“这是‘织光会’的信物。是我姐姐亲手为最早的几个核心成员铸造的。她说,‘织光会’的宗旨,是为这个沉沦的国家织就一丝光明,而‘辰年盟约’,则是她们在龙年立下的誓言,永不背叛,永不为奴。”
她的目光穿过眼前的两人,仿佛看到了五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姐姐。
“我姐姐曾对我说过,若她有朝一日‘消失’,那定是被人逼迫,身不由己……但她也说,”林芷音的语气陡然变得无比决绝,“她永远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工具。她的灵魂,永远自由。”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顾承砚的脑海中炸响。
他接过那枚沉甸甸的徽章,入手冰凉。
徽章的做工极为精巧,每一个细节都透着铸造者的心血。
他仔细端详着正面的图案,忽然,指腹在徽章背面划过时,感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不甚连贯的凸起。
那不是铸造时留下的瑕疵,更像是……人为的刻痕!
“放大镜。”顾承砚的声音压抑着一丝激动。
苏若雪立刻会意,迅速从密室的暗格中取来一只高倍放大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