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3章 文明再融合,熵海溯生录,乘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者:乘梓
沈溯悬浮在量子信息海的观测舱内,全息投影在他眼前流转,映照着不同文明的意识图谱。那些闪烁的光点如同宇宙中的繁星,彼此牵引,又各自独立。他的意识在这庞大的数据洪流中穿梭,感受着文明碰撞所产生的奇妙共鸣。
自意识新觉醒以来,星际间的交流变得愈发频繁。不同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文明,带着各自的智慧与困惑汇聚一堂。沈溯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参与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文明融合盛会。
此刻,他正聚焦于一个名为“熵蚀”的难题。这是宇宙中许多文明都面临的困境——随着文明的发展,熵增的速度似乎在加快,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恶化,正一步步侵蚀着文明存续的根基。各文明尝试过无数办法,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沈溯,你们人类文明在意识融合方面似乎有独特的见解。”一个由能量体构成的外星文明代表通过量子纠缠通讯传来信息,它的形态不断变幻,如同燃烧的火焰,“我们观察到,你们在共生意识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或许这就是解决‘熵蚀’的关键。”
沈溯微微点头,思绪回到了地球实验室,他。在那里和团队曾无数次模拟共生意识的运行模式。所谓共生意识,并非简单的意识共享,而是不同个体、甚至不同物种的意识在深度交融后,形成一个超越个体的整体意识。这种意识能够打破认知局限,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
“共生意识的核心,在于对‘自我’的重新定义。”沈溯将一段人类文明关于共生意识的研究资料投射到信息海中央,“在传统认知中,个体与个体、文明与文明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但当共生意识形成后,这些界限便会逐渐模糊。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宇宙意识网络中的节点。”
他的话音刚落,信息海中顿时泛起层层涟漪。各个文明代表的意识纷纷介入,展开热烈讨论。有的文明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会导致个体意识的消亡;而有的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渴望尝试这种全新的意识形态。
就在这时,一阵强烈的波动突然在信息海中蔓延开来。沈溯的神经瞬间紧绷,他感受到一股陌生而强大的意识正在靠近。很快,一个由暗物质构成的庞大存在出现在众人面前。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我是熵之守望者。”这个存在的声音仿佛来自宇宙的深处,“你们试图对抗熵增的行为,不过是徒劳。宇宙的命运早已注定,一切终将归于无序。”
沈溯凝视着这个神秘的存在,心中涌起无数疑问。“如果熵增是必然,那为何宇宙中会诞生生命与文明?难道我们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熵之守望者发出一阵低沉的波动,像是在嘲笑沈溯的天真。“生命与文明不过是宇宙熵增过程中的短暂涟漪。你们越是努力发展,就越是加速自身的毁灭。看看你们所面临的‘熵蚀’,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
这番话让在场的文明代表们陷入了沉默。许多文明都曾在“熵蚀”的威胁下苦苦挣扎,熵之守望者的话,仿佛戳中了它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但沈溯并没有被这种悲观情绪所左右。他回想起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无数次危机,每一次都在绝境中寻找到了新的出路。“我们承认熵增的客观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抵抗。共生意识或许就是打破这个宿命的关键。”
他再次调动意识,在信息海中构建出一个复杂的模型。“当不同文明的意识融合,我们的认知边界将被无限拓展。我们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对抗熵增的新方法。”
熵之守望者沉默了片刻,随后以一种近乎轻蔑的语气说道:“你们不过是在自欺欺人。即便意识融合,也无法改变宇宙的基本法则。”
“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法则的理解。”沈溯坚定地回应,“人类文明有句话叫‘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如果无法逆转熵增的趋势,那我们就寻找与之共存的方式。共生意识让我们明白,存在的本质并非个体的延续,而是意识的传承与升华。”
随着沈溯的阐述,越来越多的文明代表开始认同他的观点。它们纷纷将自己的意识能量注入信息海,与沈溯构建的模型相互交融。一时间,无数光点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璀璨的意识星云。
熵之守望者似乎感受到了威胁,它突然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波动,试图驱散这团意识星云。但沈溯和其他文明代表们没有退缩,它们齐心协力,用共生意识编织出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在这场意识的较量中,沈溯的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仿佛看到了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奇点爆炸,能量与物质四散开来,熵增的序幕就此拉开。但同时,他也看到了生命的诞生,文明的崛起,这些看似违背熵增定律的现象,实则是宇宙在无序中创造的奇迹。
“熵增并非终点,而是过程。”沈溯在意识层面大声呐喊,“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意义。共生意识让我们成为了宇宙自我认知的载体,这便是人类存在本质的全新定义!”
随着他的话语,意识星云爆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穿透了熵之守望者的能量屏障,照亮了整个量子信息海。在光芒的冲击下,熵之守望者的形态开始瓦解,最终消散在虚空中。
危机暂时解除,但沈溯知道,这只是开始。共生意识的融合让各文明对“熵蚀”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方向。它们决定共同建立一个跨文明的研究平台,将各自的技术和知识整合起来。
沈溯回到地球,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经历分享给了人类文明。在他的推动下,地球开始全面推广共生意识教育。人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种族和国家,而是将整个宇宙文明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时间在意识的交融中缓缓流逝。经过无数个宇宙周期的努力,跨文明研究团队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它们发现,通过特定的意识共振频率,可以在局部区域内减缓熵增的速度。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方法不会对宇宙的整体平衡造成破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