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爱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新挑战:司法掮客的影子,重生之我在官场打老虎,小杰爱写,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卫国那本沉甸甸的旧笔记本带来的震撼尚未在陈青禾心中完全平息,那份尘封多年的警惕,那份对周同方更深层次布局的窥探,仿佛在他眼前投下了一道沉重而漫长的阴影。笔记本里简短的记录和问号,像无声的警钟,提醒着他反腐斗争的深邃与历史的延续性。他坐在市纪委第三监督检查室的工位上,保温杯里的茶水早已凉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冰凉的金属,试图将那份惊心动魄的沉重感压下。

就在他整理思绪,准备消化李卫国透露的冰山一角时,室主任老张拿着一份信访件走了过来,眉头微蹙,神色凝重。

“青禾,手头暂时没急活吧?”老张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将一份标注为“涉法涉诉”的信访件放在他桌上。“你看看这个,清源区法院那边新转过来的,反映的问题…有点意思,但也棘手。”

陈青禾收敛心神,接过文件。信访人署名“老赵头”,实名举报清源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刘明(化名)与一伙“诉讼黄牛”勾结,长期操纵民间借贷纠纷案,通过虚假诉讼、恶意执行等手段盘剥当事人,特别是外地来清源做小生意的商户。信中用词激烈,列举了多起具体案例,称这些“黄牛”神通广大,在法院内外游走,收钱“包打赢”,甚至能左右判决和执行结果。举报信末尾还附了一个模糊的地址和接头暗号——“找老六,说‘老赵头介绍’”。

“诉讼黄牛?司法掮客?”陈青禾低声念道,眉头也拧了起来。这是他进入市纪委后,首次正式接触司法领域的腐败线索。不同于之前的工程建设、国企改制或者土地腐败,司法腐败隐蔽性更强,专业性要求更高,证据固定更难。那些“掮客”像幽灵一样游走在法律边缘,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人脉资源穿针引线,将神圣的法律程序变成牟利的工具。如何界定“正常法律服务”与“违法勾兑”?如何穿透层层关系网找到确凿证据?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感觉怎么样?”老张点了支烟,烟雾缭绕中观察着陈青禾的反应,“这案子骨头硬,水也深。法院系统自成一系,关系盘根错节,查起来阻力不会小。而且,这类案子往往证据稍纵即逝,当事人也容易受到威胁不敢作证。”

陈青禾放下信访件,端起保温杯,尽管茶水冰凉,他还是喝了一大口,冰冷的液体刺激着喉咙,让他精神一振。“主任,骨头再硬也得啃。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这里出问题,伤害的是老百姓对法治最基本的信任。‘老赵头’敢实名举报,还留了线索,说明他忍无可忍了。这案子,我接!”

他眼神里的犹豫和凝重被一种锐利的专注取代。笔记本带来的沉重感转化为了更坚定的动力。周同方的阴影还在远处,但眼前伸向司法领域的黑手,同样需要被斩断。

根据信访线索,陈青禾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他自己负责,尝试接触实名举报人“老赵头”,获取更详细的第一手信息和可能的初步证据。另一路则让林小雅利用案管系统的数据权限,对举报信中提到的副庭长刘明以及信中提到的几起具体案件进行初步筛查,寻找异常点。

寻找“老赵头”的过程就充满了基层调查特有的波折。那个模糊的地址位于清源市老城区一片待拆迁的棚户区,鱼龙混杂。按照暗号找到的“老六”,只是一个蹲在街角修鞋的老头,警惕性极高。陈青禾亮明纪委身份,反复沟通,又搬出“老赵头”的名字,磨了近两个小时嘴皮子,老六才半信半疑地递给他一张皱巴巴的香烟壳,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写了个新地址和一个时间:“明晚7点,东郊‘老地方’大排档。”

当晚,陈青禾如约来到东郊那家嘈杂油腻的大排档。等了一个多小时,就在他以为又要落空时,一个穿着褪色工装、满脸风霜的老汉,佝偻着腰,警惕地环顾四周后,才在他对面的空位坐下。他就是“老赵头”——一个在清源市做了十几年小五金生意的外地人。

“同志,你可算来了!”老赵头的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乡音,眼神里交织着恐惧和愤怒。他告诉陈青禾,自己就是被“诉讼黄牛”坑惨的受害者之一。几年前,他被一个本地人恶意拖欠大笔货款,对方扬言法院有人。走投无路时,一个自称“王律师”的人主动找上门,拍胸脯保证能打赢官司并执行到位,但索要了高达货款三成的“活动费”。案子确实很快立案,但过程却极其诡异:关键的送货单证据在法庭上“不翼而飞”;对方突然提出反诉,理由牵强却获得法官“重视”;最终判决对他极为不利,执行更是遥遥无期。他去找“王律师”理论,对方翻脸不认人,还威胁他“再闹小心吃不了兜着走”。后来他才从其他同样被骗的小老板口中得知,那个“王律师”根本不是真律师,而是有名的“诉讼黄牛”,和法院的刘副庭长“关系很铁”。

“不止我一个!光我知道的,被他坑了血汗钱的就有好几个!我们外地人来这讨生活容易吗?法院都信不过,还能信谁啊?”老赵头越说越激动,浑浊的眼泪顺着深刻的皱纹淌下。他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小本子,塞给陈青禾:“这是我偷偷记的,给过他的钱,还有听说的其他案子…同志,求求你,给我们这些可怜人做主啊!”

本子上的记录虽然凌乱,但时间、金额、涉及人员(化名)等信息清晰可见,与举报信内容高度印证。这份沾满辛酸和愤怒的“账本”,是撕开黑幕的第一道口子。

与此同时,林小雅那边的数据筛查也传来了初步反馈。她重点梳理了刘明副庭长近三年主审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案件数量异常集中: 刘明处理的此类案件数量和结案速度显着高于同庭其他法官。

特定原告\/代理人高频出现: 几个原告或委托代理人的名字(或关联电话号码)在多起胜诉案件中重复出现,其中就包括老赵头“账本”里提到的“王律师”的化名。这些原告的胜诉率畸高。

执行环节疑点: 部分胜诉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常出现“被执行人无财产可执行”或“达成和解协议长期拖延不履行”的情况,最终不了了之的比例偏高。

关联账户小额流水: 林小雅尝试关联了刘明及其近亲属的银行账户(在权限内),虽未发现其本人有明显巨额不明财产,但发现其一个远房表弟的账户有规律性的小额现金存入和转出,频率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成年代女配,退婚男主求我种田

月下金桔

太古混沌锤

小精灵宝宝

今日之缘

司徒烨煊

八零带球跑,四年后孩亲爹找来了

那个饭桶

达拉斯三剑客:复仇者联盟

爔雨

山河烬红颜劫

那南宫的夏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