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秘密结盟,龙吟三国,小川流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韬停下了脚步。他注视着眼前这位年轻而焦虑的公子,心中飞速权衡。刘琦的处境他早已了然,其求助的迫切也情有可原。刘备在新野要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蔡瑁、蒯越集团。
若能获得刘琦这位名义上的继承人的支持,哪怕只是暗中的支持,都将在政治上获得极大的便利和合法性!至少,在刘表面前,刘琦有机会为刘备说话,缓解来自襄阳的压制。而且,刘琦代表的是荆州内部一部分对蔡氏不满的力量,这股力量若能整合,潜力巨大。
但风险同样巨大!一旦结盟泄露,蔡瑁、蒯越必定疯狂反扑。刘琦首当其冲,刘备和新野也将面临灭顶之灾!必须极度隐秘,且刘备必须掌握绝对主动权。
石韬沉吟良久,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大公子赤诚之心,韬深感敬佩。然兹事体大,非韬所能决断。皇叔以仁德立身,以信义行世,更需审时度势,谨慎行事。韬有三问,望公子诚心答之。”
“先生请问!”刘琦眼中燃起希望。
“其一,公子欲结皇叔,是欲借皇叔之力,争位夺权,兄弟阋墙?还是欲借皇叔之威,震慑宵小,保境安民,待将来承继大统后,共扶汉室?” 石韬目光如炬,直刺刘琦内心。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结盟的性质和刘备介入的正当性。
刘琦毫不犹豫,指天发誓:“琦若有争位夺权、骨肉相残之心,天诛地灭!所求者,唯自保耳!唯愿父亲基业不受奸人窃据,唯愿荆州百姓得享太平!若得天佑,得继父业,必以皇叔为股肱,尊奉天子,共讨国贼,光复汉室!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他神情激动,不似作伪。
石韬微微颔首,再问:“其二,结盟之事,干系重大,如何确保机密?公子身边,可有蔡瑁、蒯越之耳目?日后联络,如何做到万无一失,不落人口实?”
刘琦早有准备:“琦自知身处险境,身边可信者,唯老仆刘忠等寥寥数人。此次与先生相会,已是冒了天大风险。日后联络,琦有一计:襄阳城西‘济世堂’药铺掌柜王诚,乃琦乳母之子,自幼亲厚,绝对可靠!其药铺常有商旅往来,新野若有药材需求,或可经此渠道传递消息,以药方暗语沟通,外人难以察觉。
此外,鹿门山庞德公处,亦可作为中转,庞公高洁,不问世事,但其童子或可代为传递只言片语。” 他提出的方案,考虑了现实条件和隐蔽性。
石韬心中暗赞刘琦并非毫无心机,继续第三问:“其三,若事有不谐,蔡瑁发难,公子当如何自处?皇叔若因助公子而陷险境,公子又当如何?”
这个问题最是残酷,也最现实。刘琦脸色一白,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若事败,琦绝不连累皇叔与先生!或自请外放偏远郡县,或……或自裁以谢罪!若皇叔因助琦而遭蔡瑁构陷攻伐,琦虽力薄,必倾尽全力,在父亲面前力证皇叔清白!若父亲不听……琦愿以死相谏!或……或率亲信,投奔新野,与皇叔共抗强敌!” 最后一句,已是破釜沉舟之志!
石韬深深地看着刘琦。这位年轻公子,虽有惶恐,有焦虑,但在生死抉择面前,展现出了应有的担当和血性。其承诺或许带着绝望的悲壮,但诚意毋庸置疑。
“好!”石韬终于点头,“大公子之心,韬已明了。韬定当将公子之意,原原本本,禀告皇叔。然结盟与否,何时结盟,如何行事,一切需由皇叔定夺。公子需谨记:忍耐!等待!在此期间,公子务必谨言慎行,深居简出,示敌以弱,保全自身!联络之事,非经我与王诚药铺或庞公处可靠途径,切勿轻动!韬在新野,自会设法与公子保持联络。”
刘琦闻言,激动得几乎落泪,对着石韬深深一揖:“先生大恩,琦没齿难忘!一切……全赖先生与皇叔了!琦必谨遵先生教诲,静候佳音!”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联络的细节和暗语,然后石韬借口天色不早,需赶回新野处理公务,便先行告辞下山。刘琦则又在鹿门山盘桓片刻,才在“护卫”的“护送”下返回襄阳。整个会面过程,在监视者眼中,不过是一场大公子与名士之间关于学问和时局的普通交谈,毫无破绽。
石韬星夜兼程,秘密返回新野,立刻向刘备禀报了与刘琦会面的详细经过,以及刘琦的处境、请求和承诺。
县衙书房内,灯火通明。刘备、关羽、张飞、石韬四人密议。
张飞听完,第一个拍案而起:“大哥!好事啊!那刘琦小子被蔡瑁老贼欺负得够呛,来求咱们了!正好,咱们帮他,他将来当了荆州牧,还能亏待咱们?总比现在被蔡瑁、张允那帮鸟人盯着强!”
关羽抚髯沉吟:“三弟稍安。此事非同小可。刘琦虽是长子,然势单力薄,其承诺虽诚,恐难兑现。蔡瑁、蒯越树大根深,手握重兵。若贸然卷入其家事内斗,恐引火烧身。新野根基未稳,恐难承受襄阳倾力一击。” 关羽的担忧非常实际。
石韬冷静分析:“云长将军所虑极是。风险巨大,一步踏错,万劫不复。然机遇亦存:
其一,刘琦乃名正言顺之长公子,得道义之先。助他,我等于荆州内部便有了立足点,可名正言顺介入荆襄事务,打破蔡瑁封锁。
其二,刘琦若能站稳脚跟,甚至将来继位,则我新野背靠大树,进可图宛洛,退可保荆襄,战略空间极大拓展。
其三,通过刘琦,可接触、拉拢荆州内部不满蔡瑁的势力,如邓义、刘先等文官,文聘、王威等非蔡氏嫡系的将领,此乃分化瓦解蔡氏联盟之良机。
其四,亦是最现实的一点,刘琦在刘使君面前为我们说话,可极大缓解来自南阳郡府和张允的刁难,为我们屯田强兵争取宝贵时间!”
刘备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他目光深邃,显然在权衡利弊。石韬的分析条理清晰,利弊分明。风险,他何尝不知?但机遇,确实诱人。更重要的是,刘琦的处境,让他想起了自己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辛酸。那份同病相怜之感,触动了他心底的柔软。
良久,刘备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刘景升待我,虽有忌惮,亦有收留之恩。卷入其子嗣之争,非我所愿,亦有悖道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