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已经失败过的基础实验
一天一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已经失败过的基础实验,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一天一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斯托文明提出的这个基础理论研究计划核心内容,
就是,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合作,在海王星轨道附近,柯伊伯带靠近海王星轨道这一侧的边缘,
共同构建一个超大型的基础实验装置。
计划中提到的,这个巨型基础实验装置的径直,大致将是0.05个天文单位,750万公里。
是地球直径的七百余倍。
用以完成物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同时,尝试找到人类文明元素周期表第八行之后更多的未知元素。
在秦裕翻看这份计划的大致内容时,
旁边负熵研究院物理所等研究所研究团队负责人们,都有在同样看着这份斯托文明提出计划的内容。
从物理所相关研究员们自己来说,
建造这种超大型的基础实验装置,肯定是好事。
对于绝大多数理论物理学家们来说,都有这样一个超大型基础实验装置的梦,
有了这样一个东西,也能够验证他们可能研究了一辈子的理论。
但作为人类文明中,最顶尖的一批研究员们,他们也不可能为了这种期望,冲昏了头脑。
这个基础实验装置的规模太庞大了,
即便是两个文明一同构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目前为止,面临的最大的超级工程。
先不说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完成过程中,花费的生产力都是巨量的。
虽然说,此刻已经发展到二级文明阶段的人类文明,有着足够的生产力,
但生产力消耗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一下生产力投入的成本。
因为这样一份生产力的投入,必然会挤压其他领域的研究资源,
再换句话说,如果将这份生产力投入其他领域的研究中,
或许不需要构建这样一个超级工程,也能够解决这个超级基础实验装置应对的问题,
或许能够给人类文明带来更大的发展,
这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而且,这个基础实验装置建造起来,就一定能够产生预期效果吗?
恐怕也不一定,基础实验研究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完全说得清,
因为就是因为不确定,才进行的实验研究。
打水漂的概率也是极大的。
当然,
一众研究员们,研究团队负责人们,这时候也没有说话。
是否同意斯托文明这个提议,进行这项计划,
此刻人类文明中,唯一能够做下这个决定的,可能就只有秦裕院士了。
只能够由秦裕院士来做这个决定。
可能这也是斯托文明选择这个时候面对面,和秦裕交流这个问题的原因。
“我想知道,斯托文明比人类文明进入到斯托文明标准的恒星级文明的时间比人类文明更早很多。”
“此前,斯托文明是否已经进行过类似的基础理论实验?以及,此前斯托文明是否也已经和其他文明,在这件事情达成过合作?”
秦裕看完斯托文明提出的计划之后,提了一个看起来和计划本身不太相关的问题,
“……秦裕院士,正如您猜想的那样。斯托文明曾经还和其他文明在交流接触过程中,推动过类似的基础理论研究合作。”
“不过,此前的基础实验都失败了。我们在基础实验装置的规划中,过于保守,导致基础实验未曾能够达到理论预期。”
在斯托文明此前进行过类似基础实验研究的情况下,
此前的失败那肯定是必然的,不然,也不需要再和人类文明在这件事情进行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