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豆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续众生相2,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虎皮豆角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86 年腊月,机关食堂的玻璃窗结着冰花,阳光像被嚼过的麦芽糖,黏糊糊地淌在自助餐台上,给油渍斑驳的铝盆镀上一层虚伪的金边。李海山站在食堂中央,中山装上的 “改革先锋” 徽章正往下滴蜡 —— 那是今早被蒸汽熏化的红蜡烛,第二颗纽扣的空缺像枚永远填不满的句号,露出的跨栏背心上,今早抢 “蒸蒸日上红烧肉” 时蹭的咖喱汁正蜿蜒成微型泔水桶的形状。
早餐时段:铝盆碰撞的交响狂想曲
清晨六点,后厨的蜂窝煤炉吐着猩红的舌头,将赵师傅的脸映成猪肝色。他抡起半人高的铁锅,往大铝盆里倾倒 “黄金咖喱土豆山” —— 切成滚刀块的土豆裹着陈年老油,在蒸汽中泛着可疑的金黄,如同被咖喱粉腌透的金字塔。“小心!” 他的吆喝声撞在铁皮灶台上,溅起的火星子落进学徒小王的铝盆,惊得盆里的 “鸿运当头卤鸡蛋” 打了个激灵 —— 那鸡蛋壳裂着细纹,浸在酱油汤里,像极了李局长办公室的灯泡。
打饭口前的队伍扭成麻花,干部们的搪瓷缸碰撞声如同破锣碎鼓。老张举着缸子往前拱,目标是餐台上的 “步步高升小米粥” —— 说是小米粥,实则是玉米面糊里掺了几粒小米,在铝盆里堆成小山,山顶插着根塑料小旗,旗面印着 “节约闹革命”。张大姐回头时,发卷上的发蜡正往下淌,在晨光中拉出丝缕油线,活像京剧演员的水袖:“挤什么挤?你那缸子能装下 ‘鹏程万里大米饭’ !” 所谓大米饭,其实是红薯干掺玉米面蒸的窝头,取名 “鹏程万里”,寓意 “吃完能跑万里长征”。
午餐高峰:抢菜即革命的行为艺术
十二点整,保温罩掀开的瞬间,热浪裹挟着陈年老油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泔水桶。“ ‘富贵花开红烧肉’ 在这儿!” 不知谁的呐喊如导火索 —— 这道菜是赵师傅的 “创新”,实则是用豆腐泡裹着淀粉炸过后浇上红糖汁,远看像极了五花肉。人群瞬间化作汹涌的潮水,将餐台围得水泄不通。财务科老王为抢最后一块 “肉”,将公文包扔进泔水桶,包带勾住盆沿的刹那,报销单如白色的冤魂飘出,正巧覆在 “节约粮食” 标语牌上,旁边是 “群英荟萃炒时蔬” —— 其实是烂菜叶炒胡萝卜丁,取名来自样板戏《群英会》。
汤盆区堪称修罗场。教育局刘干事与环卫局老李的汤勺在半空僵成十字架,争夺的是 “银河落九天蛋花汤” —— 清汤里浮着几滴香油,蛋花稀得像银河里的星星。蛋花汤如凝固的琥珀滴落,在地面摔成星星点点的碎金,与旁边 “火山飘雪白糖拌萝卜” 的残渣混在一起,形成荒诞的抽象画。三只麻雀俯冲而下啄食,却被老张的解放鞋碾成模糊的黑影 —— 他正忙着用铝盆装走半盆 “黄金万两炒米饭” ,实则是隔夜饭混着酱油炒的,油亮的色泽全靠食堂唯一的半瓶味精撑着。
晚餐余韵:泔水桶边的阶级寓言
下午六点,食堂灯如昏黄的老眼,照着零星几个加班的游魂。马建军蹲在后巷,看张大姐用竹竿搅和泔水桶,竹竿头缠着半截锦旗,“改革先锋” 的金字在暮色中褪成锈红,旁边漂着半块 “佛光普照素鸡” —— 那是用面筋做的假鸡肉,表面划着十字刀,赵师傅说吃了能 “佛光护体”。“小马,” 她捞出一块 “鹏程万里窝头” ,那窝头在泔水里泡得发胀,像极了机关大院的浮肿报表,“帮我递个盆,这些泔水明天喂猪,能换俩鸡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