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豆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荒诞发明家的零件狂欢,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虎皮豆角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机关大院的冬青树挂着细雪,像撒了把粗盐的黑窝头,在寒风里缩成一团。高小林踩着结霜的青砖往审批科走,鞋底的纹路在雪地上印出歪扭的五角星 —— 那是昨天用煤球模具踩出来的 “防滑试验”。财务科的窗户透出昏黄的光,算盘珠子的碰撞声比往日急促,像锅里爆炒的豆子。
“高科长!” 财务科老张举着缺了角的算盘冲出来,搪瓷缸里的木屑茶泼在雪地上,“您把算盘都拆了,我们怎么算‘烤红薯损耗率’?” 高小林拍了拍他的肩膀,竹制算盘珠子在他口袋里哗啦作响:“老张,这叫‘算盘齿轮化改革’,” 他掏出一颗算盘珠,上面还沾着陈永年的防伪印泥,“等审批机转起来,你们直接报个数就行,齿轮自己会‘打算盘’!” (高小林内心:老子也知道这是瞎折腾,可不然怎么办?上个月局里说要 “创新审批模式”,总不能拿煤球当公章使吧?)
审批科的门敞开着,暖气片发出濒死的呻吟,赵师傅正用擀面杖敲打竹屉 —— 那是从食堂蒸笼拆下来的传送带组件。竹屑落在《烤串油温控制审批指南》上,像极了赵师傅平时漏在案板上的猴毛,小李蹲在旁边用糨糊粘齿轮,糨糊桶里泡着半块没盖章的烤红薯。
“高科长,” 赵师傅的蓝布围裙上挂着锯条,“这竹屉有十年油垢,传送带会不会太滑?” 高小林摸了摸竹屉上的油光,想起去年春节食堂炸酥肉的场景:“滑就对了!” 他指着窗外的煤球堆,“煤球厂的王厂长说,煤球在传送带上打滑,正好模拟文件审批的‘曲折流程’!” 赵师傅心想:龟儿子高科长,明明是想偷懒少盖几个章,偏要扯什么 “曲折流程”,当年大炼钢铁时也是这套说辞,把铁锅熔了炼废铁,美其名曰 “超英赶美”。
陈永年抱着公章盒躲在门后,中山装口袋露出半截铜锁,锁眼还挂着根红绳 —— 那是他孙子满月时系的辟邪绳。“小高,” 他的跨栏背心在暖气片热气里晃荡,“公章机械臂得用 1958 年的钢材,现在的铁皮有‘脆度问题’!” 高小林盯着他怀里的枣木公章盒,突然想起小时候见过的老月饼模子:“陈股长,您那公章盒的铜扣就行,” 他指了指盒盖上的 “为人民服务” 浮雕,“正好当机械臂的‘审批力度指示器’!” 陈永年心想:小兔崽子,这公章盒是我从旧仓库翻出来的,比你岁数都大,当年盖 “亩产万斤” 报表时用过,现在想拆?门都没有!除非你能证明这铜扣的纯度符合 1958 年的标准。
最绝的是传达室老李,趁夜锯了食堂的备用擀面杖。锯齿状的木轮上刻着 “为人民审批” 的字样,每个字都带着锯偏的毛边,木屑落在小李画的《审批机动力系统图》上,把 “齿轮转速” 栏埋了半截。“老李,” 高小林摸着木轮上的刀痕,“这字刻得比赵师傅的窝头褶子还歪。” 老李搓着冻红的手,袖口露出 1962 年的粮票边缘:“歪才地道!” 他指着木轮中心的孔,“这是按您搪瓷缸的口径钻的,正好套在传送带轴上!” 老李心想:老子当年在农村刻语录牌,哪有这么多讲究?现在倒好,刻个字都要审批 “笔画倾斜角度”,反正这擀面杖锯都锯了,大不了让他们再批个 “木工工具再利用报告”。
暖气片的热气里飘着股奇怪的甜香 —— 赵师傅把蒸馒头的剩面团塞进了齿轮缝,说是 “增加摩擦力”。小李举着放大镜观察面团发酵程度,镜片上蒙着水汽:“高科长,面团膨胀率达到 30%,可能会卡住齿轮。” 高小林掏出钢笔在面团上画了个红圈:“记下来,这叫‘弹性审批节点’,以后文件卡在这,就说明需要‘人工干预’—— 比如咬一口馒头再继续。” 小李心想:这哪是审批机,分明是个馒头加工厂!昨天帮老马填炸酱面申请,光 “面条与案板接触时间” 就有三页表,现在又要给面团画红圈,我是不是该去食堂当学徒?
黄昏时分,机关大院的广播响起《社员都是向阳花》,高小林站在审批机旁,看着老李用二八自行车的铃铛当 “启动开关”。自行车铃铛的响声惊飞了冬青树上的麻雀,煤球堆上的积雪簌簌掉落,正好填满传送带(竹屉)的凹槽。“启动!” 高小林一声喊,老李猛地摇响铃铛,自行车铃铛的 “叮铃” 声混着暖气片的 “哐当” 声,审批机的齿轮开始慢悠悠地转动。 高小林心想:这破机器要是能转起来,老子把姓倒过来写!不过局里明天来检查,总得有个东西交差,就算是堆废铁,也得堆出个 “创新” 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