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豆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血压仪的魔幻漂流,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虎皮豆角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那台 1970 年产的古董血压计被郑重其事地送进医务室时,整个机关都沸腾了。张大夫戴着白手套,像捧着稀世珍宝般将它放在诊疗台上,金属外壳在日光灯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刻度盘上的汞柱仿佛凝固的时间。陈永年股长举着放大镜绕着血压计踱步,镜片反光扫过 \"上海医疗器材厂制造\" 的字样:\"瞧瞧这工艺,这才是真正的国货精品!建议将其列为机关文化遗产,每天安排专人擦拭保养!\"
老马叼着旱烟袋凑过去,烟丝灰簌簌落在橡胶袖带上:\"陈股长,这玩意比我爷爷的老怀表还金贵,要不配个警卫员?\" 正说着,小五突然从人群里钻出来,手里攥着半截生锈的弹簧:\"我刚从审批机里掏出来的,和这血压计简直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他把弹簧往汞槽旁一放,金属碰撞声在医务室里回荡,惊得张大夫差点打翻酒精瓶。
谁也没想到,这台 \"文物级\" 血压计上岗第一天就捅了娄子。李局长来测血压时,汞柱突然像受惊的蛇般乱窜,报出 220\/150 的骇人数字。张大夫盯着刻度盘直冒冷汗,镊子夹着棉球的手都在发抖:\"局、局长,您这血压...\" 李局长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抓起外套就往医院跑,留下医务室里一片狼藉。后来才知道,是小五中午恶作剧,往袖带里塞了团棉花。
消息传到审批科,高小林正对着堆积如山的《血压仪使用规范审批表》发呆。表上密密麻麻列着十七项要求:\"使用前需焚香净手测量角度必须保持 45 度 汞柱归零后需拍照存档\"。他咬着钢笔头,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过的 \"郑人买履\"—— 现在的他们,死守着这些荒谬的规定,却忘了血压仪本该用来救人。
更荒诞的还在后头。为平息李局长的怒火,局里紧急召开 \"血压仪使用安全研讨会\"。会议室里摆着七台不同型号的血压计,从古董水银款到最新的电子智能款,活像个医疗器械博物馆。食堂大厨端着炒勺发言:\"我觉得测量时间应该固定在饭后两小时,这样数据才符合人体消化规律!\" 文印室小王举着激光笔在 ppt 上圈圈点点:\"建议设计专用血压记录表格,用防伪水印纸打印!\"
老马听得直打瞌睡,旱烟袋在会议记录本上戳出个洞:\"依我看,不如给血压计配个秘书,专门负责说吉祥话哄人开心。\" 他这话逗得全场哄笑,却不想第二天真成了红头文件:《关于规范血压测量人文关怀的通知》要求,每次测量前医护人员必须背诵一段励志语录。
小五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捣蛋机会。轮到他当 \"人文关怀专员\" 时,对着正在测血压的王主任扯着嗓子喊:\"主任!您的血压比审批科的效率还稳定!\" 气得王主任血压当场飙升,橡胶袖带都快被撑爆。高小林举着处罚单追着小五满院子跑,却在拐角处撞见陈永年正指挥人给血压仪安装防盗门 —— 理由是 \"防止珍贵医疗设备被盗\"。
这场闹剧的高潮发生在暴雨夜。审批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轰鸣,吐出的文件上印满扭曲的血压数值,最后还甩出半截生锈的弹簧。赵师傅拆开机器,齿轮缝里卡着的不仅有弹簧,还有半块风干的豆豉和三个回形针。小五摸着后脑勺嘀咕:\"奇怪,我就往里面塞了个血压计说明书啊!\"
雨幕中的机关大院像座荒诞剧场。医务室的灯彻夜亮着,张大夫守着那台古董血压计给文件消毒;审批科的窗前,小李在撰写第 23 版《血压仪故障应急预案》,老马用血压计的袖带捆住发疯的审批机,嘴里念叨着 \"看你还乱吐数据\";而高小林望着窗外的雨帘,突然想起云溪县城的那场洪水 —— 或许真正该被冲垮的,从来不是道路,而是这些把人困在原地的荒唐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