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糖糖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去哪里,青史为鉴,牛皮糖糖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哪里
**1**
省社科联的青年学者论坛在省委党校的会议厅举办。
陈默站在会场门口,攥着周明远教授给他的邀请函,手心微微出汗。他穿着唯一一套像样的衣服——一件深蓝色衬衫和黑色西裤,虽然洗得有些发旧,但熨烫得一丝不苟。
会场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学者,三三两两地交谈着,气氛轻松而热络。陈默深吸一口气,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你是哪个单位的?”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友善地问道。
“师范大学,历史系。”陈默简短地回答。
“历史系?”对方略显惊讶,“这次论坛主题偏向政策研究,历史系的倒是少见。”
陈默没有接话。他环顾四周,发现与会者大多来自社科院、党校或政府研究部门,言谈间不时冒出“政策落地”“治理效能”之类的术语。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来错了地方。
这时,主持人宣布论坛开始。第一位发言者是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张政。
“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三个结构性矛盾……”张政的声音沉稳有力,ppt上的数据图表清晰明了。
陈默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他发现,张政分析的许多问题——比如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传统产业转型困境——竟然与他在研究汉代刺史制度时发现的治理难题惊人地相似。
他不由自主地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2**
茶歇时间,陈默站在角落小口喝着咖啡,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话。
“你对张主任提到的‘条块矛盾’怎么看?”
他转身,发现问话的正是张政本人。
陈默猝不及防,差点被咖啡呛到。他稳了稳神,脱口而出:“这其实和汉代刺史面临的‘监察权与行政权博弈’很相似……”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在一个政策论坛上谈汉代历史,未免太不合时宜。
但张政的眼睛却亮了起来:“有意思,接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