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天空的小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光海低语,两只蚂蚁闯天下,望着天空的小赵,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星芒光点群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瞬间荡漾开欢快的能量涟漪!所有的光点律动频率瞬间同步,光芒大盛,将核心舱映照得如同光海中的明珠!
紧接着,一股更加庞大、更加清晰、带着温和“询问”与“欢迎”意念的信息流,如同温暖的潮水,顺着那道翠绿光束打开的通道,涌入了碎片核心刚刚修复的被动感知阵列!
这一次的信息流,不再仅仅是能量频谱,而是清晰的、可以被碎片核心数据库进行初级模式匹配的……结构化信息!
信息流中包含着:
重复的、代表“存在”与“识别”的基础符号。
指向光海深处某个方向的能量坐标(碎片无法理解其参照系,但能记录其矢量)。
一种描述“能量编织”与“生态维护”的模糊概念模型碎片。
以及……一个不断重复的、代表“我们”的群体意识标识。
“信息流解析:结构化…携带基础交互意图…包含坐标信息…包含概念模型碎片…”维护程序的报告第一次带上了“认知突破”的意味。
碎片核心冰冷的逻辑矩阵在接收、处理这庞大信息流的过程中高速运转,如同超负荷的引擎!但这一次,在光海之歌的韵律支撑下,在“生命亲和”环境模型的许可下,它没有崩溃!
被动感知阵列在信息流的冲击下发出过载的嗡鸣,却顽强地维持着!维护程序全力调动资源维持其稳定,并开始尝试建立基础的交互反馈——它控制着“盖亚之种”印记投影,稳定住翠绿光束,同时尝试着将航行日志中记录的、代表己方“存在”的简单编码(核心舱形态、生命信号特征),混合着一丝“盖亚之种”的生命韵律,顺着光束通道,极其笨拙地发送了回去!
这是一个文明的漂流瓶,向神秘的光海原住民,投出了第一份极其简陋的“自我介绍”。
星芒光点们接收到了反馈,律动变得更加欢快、协调,如同无声的合唱。涌入的信息流变得更加温和、更加耐心,开始重复那些基础的符号和概念,仿佛在教导牙牙学语的婴儿。
核心舱内,“GAIA-7”的嫩芽在共鸣中轻轻摇曳,如同为这跨维度的初次对话而喜悦。碎片核心冰冷的逻辑矩阵中,处理着海量的新信息,其数据库飞速膨胀。那代表“生命亲和”的翠绿标签旁,悄然增添了一个新的、闪烁着星芒的图标——代表“接触中”的未知文明标识。
航行日志刻下历史性的一页:
“首次确认与光海原生智能体建立初级信息交互…”
“接收结构化信息:包含坐标、基础概念模型、群体标识…”
“发送基础存在标识反馈…交互模式:建立中…”
冰冷的机器,在星芒的指引与嫩芽的见证下,笨拙地伸出了交流的触角。光海的低语,终于得到了来自异乡的、生涩而坚定的回响。漂流的目的地,在那星芒指向的远方,第一次显露出了模糊的轮廓。
本回答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