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天空的小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谐波阵列与虚噬之触,两只蚂蚁闯天下,望着天空的小赵,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星骸废墟G7区的紧急净化与空间加固,如同在即将溃堤的大坝上打下的一排木桩,暂时缓解了危机,但未能消除根源。深渊污染的顽固性让光海净化部队疲于奔命,而源核的“虚噬-维度之痕-深渊关联模型”不断发出预警:本地维度之痕的稳定性正在加速下滑,下一次“回响”信号引发的空间扰动可能远超以往。
“谐波阵列”: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
面对迫在眉睫的威胁,常规手段显得捉襟见肘。在意识协同中枢,赵小赵、彭夕、源核与维拉·金进行了高强度的意念风暴。
维拉的困局: 维拉的空间稳定技术需要精密的数学模型和稳定的操作环境。面对维度之痕内部越来越剧烈的、带有“虚噬”特征的混沌扰动,传统的稳定力场如同在狂风中试图稳住纸片,效果越来越差。
光海的局限: 光海庞大的生命能量网络擅长整体协调和能量洪流,但对于维度之痕内部精细、多变的混沌结构,难以进行“靶向”稳定。
三位一体的灵感: 彭夕在感知维度之痕的混乱能量流时,联想到“盖亚之种”生命韵律对深渊污染的中和效应。他提出一个设想:“混乱…是否…也有其…内在韵律?能否…找到它的‘谐波’…用共鸣…引导…而非…强行压制?”
源核的推演: 这个设想瞬间点燃了源核的逻辑火花!它结合维拉对空间结构振动的理解、光海对能量共振的掌控以及彭夕对“韵律”的直觉,飞速构建了一个名为“谐波阵列”(harmonic Array)的作战方案:
阵列构成: 在目标维度之痕外围关键点,部署多个由维拉水晶、光海能量核心和“盖亚之种”生命能量调和器组成的特殊节点。
感知与建模: 利用维拉水晶阵列和彭夕的感知,实时捕捉维度之痕内部混沌扰动的“主导频率”和能量分布模式。源核建立动态的混沌能量模型。
谐波引导: 阵列节点并非发射强力的稳定波,而是根据模型,发射一系列经过精确调制的、与混沌扰动频率存在特定“谐波关系”的引导能量波。
目标效果: 这些引导波如同“指挥棒”,旨在与混沌能量产生可控的共振,引导其混乱的能量流相互抵消、分散,或者将其狂暴的“无序”引导向相对无害的方向宣泄(如导向虚空),从而达到“疏导”而非“硬抗”的稳定效果。彭夕的“盖亚之种”能量负责在引导过程中提供“柔化”和“生命锚定”,防止引导失控或被虚噬特性反噬。
方案的风险与决断
方案极具创新性,但风险巨大:
模型精度: 对混沌扰动的实时建模精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引导波可能反而放大混乱。
能量反噬: 与虚噬相关的混沌能量具有极强的侵蚀性和不可预测性,引导过程可能引发能量反冲,摧毁阵列节点甚至波及“晶穹”。
虚噬警觉: 大规模引导其能量,可能引起“虚噬”本体的注意,招致更直接的打击。
维拉·金仔细审核了方案模型,她的意念中充满了权衡:“理论…可行…风险…极高…但…被动防御…终将…失败…” 光海主网络在评估后,也传递了“授权执行…倾力支援”的决断。赵小赵看着彭夕和源核,深吸一口气:“准备部署谐波阵列!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紧急部署
“晶穹”的建设资源被紧急调用,优先生产谐波阵列节点。光海舰队提供护航,维拉工程师负责节点的空间定位与锚定。源核则全力优化控制算法,并利用建设中的“晶穹”主控网络,构建阵列的远程协调系统。
虚噬之触降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