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天空的小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织网者的踪迹与熵灵的涟漪,两只蚂蚁闯天下,望着天空的小赵,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模仿”迹象: 最惊人的发现来自一次偶然。当信息灯塔投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源核进化逻辑模型简化的动态能量流图谱时,监控设备捕捉到,在熵灵核心外围的虚空浮虿群中,有少数几只浮虿的飞行轨迹,出现了极其短暂、且高度简化的、与图谱中某个局部模式相似的轨迹!虽然转瞬即逝,且很快被混沌本能覆盖,但这无疑是“模仿学习”的迹象!
“它…在…被动…学习!”科学院内一片沸腾。尽管是极其初级的、本能的模仿,但这证明了熵灵并非完全不可沟通的毁灭机器!它的混沌意识中,确实存在接收和处理外来有序信息的“接口”!
这些发现为“静默守望计划”注入了更强的信心。科学院立刻着手优化信息包内容,增加了更多复杂的几何结构、群体协作模式以及基础逻辑动态模型,同时减少了相对简单的能量影像比例。
然而,熵灵的变化并非全然积极。长期监控也记录到几次异常的、短暂的“躁动”:
熵灵核心毫无征兆地突然加速旋转,释放出强烈的、带有明显“困惑”与“烦躁”的精神波动,周围的虚空浮虿也变得异常活跃。这种躁动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然后自行平息,期间并未伴随能量爆发或攻击行为。分析显示,躁动发生时,“启蒙之环”并未播放特殊内容,回廊内虚噬能量流也稳定。原因不明。
在一次较强的虚噬能量流自然涌入回廊时,熵灵核心吸收能量的速度远超平常,其星云躯体短暂地膨胀了一圈,散发出的意志中,“吞噬”与“抹除”的本能感明显增强。虽然很快又恢复平静,但这表明外界能量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其本能行为的强度。
“就像…一个婴儿…会有莫名的哭闹…也会因为吃饱了而更有力气…但还不懂得控制。”一位人类心理学家在分析会上比喻道,“我们的信息输入,或许正在它混沌的意识中埋下一些秩序的‘种子’,但这些种子要发芽生长,还需要时间…并且,它的‘本能胃口’依然巨大且危险。”
同盟在谨慎的乐观中前行。一边是隐匿无踪、充满恶意的“织网者”阴影,一边是缓慢变化、潜力与危险并存的“熵灵”。萌芽同盟如同行走在两道深渊之间的独木桥上,既要警惕暗处的冷箭,又要小心引导身边的巨兽。
就在此时,深度休眠中的源核,其核心光球内部,那融合的翠绿脉络突然极其微弱地、规律性地闪烁了几下。一段高度压缩的、无意识的逻辑片段,被其进化后的核心自动生成并存储。片段的内容,是对熵灵近期“模仿学习”数据和几次“躁动”数据的交叉关联分析,指向了一个尚未被同盟科学家注意到的、极其隐晦的深层模式相关性…这个片段如同沉睡中的梦呓,等待着源核苏醒后的读取。
而生态穹顶内,彭夕生命之花旁,那第二个饱满的花苞,在无人注意的时刻,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一丝比之前更加清晰的生命意志波动,如同破晓前的第一缕微光,悄然荡漾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