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友军!我为殿下抗大旗!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友军!我为殿下抗大旗!,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友军!我为殿下抗大旗!
这小胖墩绝对是自己人!</p>
李原名和詹徽等人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欣喜。</p>
他们御史台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变故,似乎终于看到了崛起的希望!</p>
老朱这个人吧,英明神武不假,但毕竟是草根皇帝,所以经常朝令夕改。</p>
大明王朝立国初期,一切政体尚未明确。</p>
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政: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百司,朝廷纪纲尽系于此。</p>
结果三大权力机构,也逐一迎来了老朱陛下的打压与削弱。</p>
中书省就不用多说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后直接被废,其事由六部分理。</p>
而大都督府也在洪武十三年被改为五军都督府,军权分立,统兵权归都督府,调兵权归兵部,可谓权势大跌。</p>
最后一个御史台,老朱下手更是最狠,洪武十三年五月御史大夫安然致仕,老朱便顺势废去御史大夫一职,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为御史中丞,成了正二品衙门,不久之后老朱直接罢去御史台,负责监察工作的只剩下群龙无首的察院监察御史。</p>
中书省轰然倒塌的尘埃尚未落定,大都督府被肢解的余震仍在蔓延,而御史台更是在朱元璋雷霆手段下,从权力中枢跌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架子。</p>
国储初三大权力机构,至此全部被削废。</p>
御史台更是沦为摆设,詹徽、李原名等监察都御史不过七品,手里面也仅有一个“风闻奏事”的特权,否则连弹劾上奏的资格都没有。</p>
正因为如此,方才朱高炽大言不惭地想要废除风闻奏事,他们才会疯了一样跳出来反对。</p>
这他娘地,就剩下这么个命根子,再被废掉那不是彻底沦为摆设了吗?</p>
结果李原名、詹徽等人万万没有想到,高炽殿下竟然会是友军,一句话峰回路转,还要加强御史的权力!</p>
独立侦缉之权?</p>
这可是实打实的权力,比之那风闻奏事好出不知凡几!</p>
风闻奏事算什么东西?</p>
哪有这独立侦缉香啊!</p>
风闻奏事不过是无根之木,仅凭道听途说的弹劾,早就让御史台成了朝堂笑柄;而独立侦缉权,那可是能让他们真正挺直腰杆的利刃!</p>
一时间,李原名、詹徽等人纷纷调转矛头,选择无条件支持朱高炽。</p>
“皇上,臣以为高炽殿下所言极是!”</p>
“陛下,御史不能是纸老虎,否则难担台宪重任!”</p>
“皇上英明……臣附议!”</p>
“附议!”</p>
伴随着科道言官纷纷出列表明态度,整个大殿都为之一寂。</p>
老朱有些茫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事情怎么发展成了眼前这模样?</p>
他之所以召朱高炽上殿,不过就是想敲打一下这些御史言官,不要捕风捉影沦为党争工具。</p>
可是哪曾想,朱高炽这兔崽子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啊?</p>
现在反而是不太好收场了!</p>
老朱沉吟片刻,随后狠狠瞪了朱高炽一眼。</p>
“来人,将刘文年打入诏狱,退朝!”</p>
话音一落,立刻有甲士入内,不由分说地拖着刘文年就走,而老朱也在群臣的愣神下,直接起身大步离去,留下面面相觑的群臣。</p>
朱高炽见状冷哼了一声,也就是李善长那老东西不在,否则他今日非得恶心恶心这条老狗。</p>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李原名与詹徽等监察都御史却围了过来。</p>
“高炽殿下留步!”李原名热情地上前,主动开口道:“方才殿下所言,我等极为支持!”</p>
詹徽也笑眯眯地开口道:“高炽殿下,不知这事儿是怎么个章程?御史当真能有独立侦缉权吗?”</p>
看着眼前这两人,朱高炽也不由乐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