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空印案!反腐斗士朱元璋!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 空印案!反腐斗士朱元璋!,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空印案!反腐斗士朱元璋!
朱雄英也没心思上课,把书本一扔就出了大本堂。</p>
远处传来锦衣卫的脚步声,三五个小太监缩着脖子匆匆跑过,连平日爱逗趣的黄鹂鸟都噤了声。</p>
见此情形,朱雄英不禁眉头一皱。</p>
来到演武场,朱高炽正在挥舞着长枪。</p>
“高炽,这‘空印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啊?”</p>
朱高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脸色也变得颇为难看。</p>
空印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啊!</p>
从明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场冤案,但是主导这场冤案的人,却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所以谁都不知道其中隐秘。</p>
正因为如此,朱高炽才一直夹着尾巴,不敢在这个时候去触老朱霉头,更不想插手空印案。</p>
不过朱雄英既然问起来了,朱高炽倒是可以给他解释解释。</p>
“英哥儿,历朝历代的政府都要收税,主要是以粮食为主,兼收银钱对吧?”</p>
后世收税比较简单,大家直接交人民币就行了,可放在古代却不行,这税可以是银子铜钱,也可以是粮食。</p>
因为中国一直都是就是农业大国,历代朝廷也都重视农桑,民以食为天嘛,所以老百姓给国家交税,大都也就直接交粮食了。</p>
朱雄英点了点头,这些基本常识他还是知道的。</p>
“那你想过没有,直接拿粮食交税,粮食从地方运到京城,也有一个问题。”朱高炽笑问道。</p>
听到这话,朱雄英面带茫然地摇了摇头。</p>
他毕竟还年轻,更没有治政经验,哪里明白这些东西。</p>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朱高炽指了指朱雄英,“你现在是湖广布政使司的一名上计吏,奉了布政使大人的命令,押着湖广全省收上来的银钱粮食,来金陵帝都的户部交税。”</p>
“按照咱大明的规矩,等到了京城以后,户部的官员拿着你的账本跟实物进行比对,要是分毫不差,那他就登记入库,你这差事就算完成了,可是问题在于粮食运输过程中,损耗是在所难免的,比粮食淋雨发霉,比如人吃马嚼的损耗等等,那问题不就来了吗?”</p>
顺着朱高炽这个例子,朱雄英很快就反应了过来。</p>
“要是账目与实物对不上,户部官员就会翻脸不会收,对吧?”</p>
听到这话,朱高炽欣慰地笑了笑。</p>
到底是大明皇长孙啊,这脑子还真是好用!</p>
“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户部就要打回重报!”</p>
“户部不收,那你该怎么办?千里迢迢地把粮食运过来,难不成还要运回去吗?就算粮食不运回去人回去,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因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一来一去少说都要好几个月,粮食损耗会更大!”</p>
面对朱高炽的追问,朱雄英顿时眼睛一亮。</p>
“我直接重新做一份账目文书不就好了吗?”</p>
“呵呵。”朱高炽冷笑道,“但你这新的文书上面,那可没有布政使司的大印啊!”</p>
此话一出,朱雄英豁然惊醒,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p>
按照这个例子,他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怪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