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狂喜!幕府使团乐疯了!,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狂喜!幕府使团乐疯了!

大明出兵?!</p>

龙椅上,老朱眉头紧蹙,眼底翻涌着复杂神色。</p>

当年这怀良亲王斩杀吴用等人后,老朱就勃然大怒,可权衡利弊后,那口恶气终究被他强压心底,始终未对倭国挥师远征。</p>

毕竟当时大明初立,根基未稳,北元虎视眈眈,成为心腹大患,朝廷精力尽数投入抵御北元,实在抽不出余力发起跨海之战。</p>

此外,老朱是个“中国式皇帝”,没有“走向大海”之志。</p>

从他留给后世子孙的“十五个不征之国”就可见端倪,这十五个国家有个共同特点,均与海相邻——或是半岛之国,或是海岛之邦。</p>

老朱和众多中国传统皇帝一样,接受的是中式传统地理观——“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确立的是“内向”而非“外向”的志向——“怀柔远人”“抚而不治”。</p>

中国天子只要管好中国的事、统治好中国百姓就行了,对夷狄之国,尤其是隔海岛国,力避“劳师远征”,尽量希望通过德化外交,求得感化,从而实现“大同”。</p>

老朱也具备中国式皇帝的通病——对海战既无欲望,也无信心。</p>

他给子孙留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其实就是“不打海洋国”的盟约。</p>

种种因素之下,老朱当年还是没有选择出兵。</p>

可是今日,小胖墩却替他做出了决断。</p>

即便老朱心生不满,但他也没有吭声,而是选择相信小胖墩。</p>

其余文武重臣亦是如此,连同太子标在内,都选择相信这位创造奇迹的小胖墩殿下。</p>

朱高炽目光如炬,直视着足利义诠,眼中精光闪烁:“幕府正使,我大明此番诚意可足够?”</p>

足利义诠满脸谄媚笑意,忙不迭奉承道:“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国,气度非凡,远非他国可比!”</p>

他难掩激动之色,继续说道,“只要大明出兵助我幕府剿灭南朝,一统大日,日后大日必奉大明为宗主国,朝贡不断,贸易不绝!”</p>

此刻的足利义诠几乎要喜疯了!</p>

本以为能促成与大明的勘合贸易,便算是圆满完成足利义满交代的任务,届时幕府既能飞速发展,权势地位也将更加稳固。</p>

可谁能料到,大明竟主动提出出兵相助,要一举荡平南朝!</p>

如此一来,幕府一统大日、开创鼎盛指日可待。</p>

“先别急着高兴。”朱高炽抬手示意,神色冷峻,“我大明既已出兵,尔等幕府也需全力配合!”</p>

足利义诠点头如捣蒜,恭顺异常:“配合,幕府定会鼎力配合!”</p>

废话,人家都来帮你灭宿敌了,这能不配合吗?</p>

见此情形,朱高炽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今日暂且到此!待我大明整军完毕,便随你幕府使团奔赴倭国,覆灭南朝!”</p>

听到这话,足利义诠等人兴奋得满脸通红,对着大明君臣千恩万谢,随后退出大殿。</p>

倭国使团刚一离开,太子标便按捺不住,急忙追问:“炽儿,你到底作何打算?怎能如此草率决定出兵倭国?”</p>

“丧标,难道不应该吗?”朱高炽满脸茫然地反问道,“方才群情激愤,该说的道理也都说了,必须出兵教训这三岛倭奴!”</p>

太子标眉头紧皱,忧虑道:“倭国远在海外,大军出征,钱粮辎重耗费巨大,难道就为了出一口恶气,这值得吗?”</p>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议论纷纷。</p>

方才群情激昂,众人受气氛感染,纷纷叫嚷着出兵,可冷静下来细想,那不过是做给倭国使团看的,意在施压。</p>

谁能想到,小胖墩竟当场敲定出兵之事。</p>

难道真要劳师远征,跨海攻打倭国?</p>

卧槽,我们就是装个逼,没让你来真的啊!</p>

一时间,满朝文武都有些犹豫不决。</p>

打北元,这没什么说的。</p>

毕竟它曾是前朝正统,昔日的大元王朝余孽尚存。</p>

若不将其彻底击溃,一旦死灰复燃,大明江山将岌岌可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宿主她又勾引人了

傅南风

那些流浪的日子

天狼星帝

全能超神

大梦闲鱼

刚成僵尸,你把定僵符当辣条吃?

拿月踏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争取每日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