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哟呵!无人敢挂帅!,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功立业这还都是其次,如若率领大军出海,当真遇到这劳什子“神风”,致使全军覆没,那他们非但无功还会有过,甚至自己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p>

正因为如此,众将才不敢吭声。</p>

然而朱高炽听到之后,却是嗤笑了一声。</p>

“什么狗屁神风,那其实就是一种气候现象,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台风罢了。”</p>

众人:“???”</p>

台风?</p>

这是啥子东西?</p>

不是庇护倭国的神风吗?</p>

太子标听后,下意识地问道:“炽儿,啥是“台风”?”</p>

朱高炽沉默了片刻,还是耐心地为众人解释了一遍。</p>

“每年六至八月,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团在此交锋,海面温度骤升,气旋如恶龙出海。”</p>

“若你们要是有机会踏足汪洋,便能时常在波涛之上目睹其真容,所谓的神风不过是气候变化,没啥神秘的地方。”</p>

什么?</p>

只是气候变化?</p>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向小胖墩,满脸狐疑之色。</p>

真的假的?</p>

这兔崽子莫不是在诓骗众人吧?</p>

“炽儿,此话当真?”老朱皱着眉头追问道,“此事关乎三军将士的安危,可万万开不得玩笑。”</p>

朱高炽叹了口气,然后看向礼部尚书刘仲质。</p>

“刘老头,你学富五车,应该知道飓风吧?”</p>

刘仲质被这么一问,脑海中陡然间闪过一些典籍。</p>

“三国(吴)太平元年,八月朔,大风拔木,太湖溢,平地水高八尺。唐长庆二年大雨,太湖溢,平地乘舟。唐长庆四年夏,太湖溢。”</p>

“宋初太平兴国七年秋八月,琼州飓风,坏城门,州署、民舍殆尽。”</p>

“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p>

刘仲质一口气道出多地飓风记录,可谓是行走的史书。</p>

“都听见了吧?”朱高炽没好气地看向众人,“这玩意儿就是台风,也就是倭国那狗屁神风,不只是倭国有,沿海之地都有!”</p>

“而且台风多在六七月出现,并且是四面风俱至。”</p>

“蒙元征讨倭国未果,其根源在于决策上的失误,偏好于秋季发起军事行动。这源于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习惯于秋高气爽、马匹肥壮之时出兵的传统。”</p>

“然而正值此时,台风频繁光顾,可谓倭国侥幸逃生,蒙古大军第二次远征便遭遇了台风的肆虐。否则,那区区岛国早已在蒙古铁骑的蹄下灰飞烟灭。”</p>

老朱听到这话,满脸惊奇之色。</p>

“所以倭国当真只是狗命好?”</p>

“他们压根没有什么神风庇佑,那只是台风?”</p>

如果说先前众人还持怀疑态度,那么当刘仲质详细道出台风记录后,这最后一丝怀疑也就不攻自破了。</p>

真要是有什么劳什子神风的话,南越为什么也有?</p>

老朱整个人神情一振,再次追问道:“炽儿,真是飓风,不是神风?”</p>

“真没有!”朱高炽拍着胸脯做出保证,“咱们现在就出兵,避开夏秋季,直接就能给倭国推平了!”</p>

“再说了,这次咱们又不是直接攻打倭国,不是跟倭国使团一起回去的嘛,你们还担心个啥?”</p>

此话一出,众将顿时反应了过来。</p>

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p>

就算真有什么神风,它总不能连倭国人也杀吧?</p>

“陛下,老臣请战,踏平倭国!”</p>

“徐大眼你滚,陛下这次就让俺挂帅出征吧!”</p>

“都不要争了,海战你们行吗?当年巢湖水师谁不知道我‘火炮汤’的名号?”</p>

老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宿主她又勾引人了

傅南风

那些流浪的日子

天狼星帝

全能超神

大梦闲鱼

刚成僵尸,你把定僵符当辣条吃?

拿月踏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争取每日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