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9章 震动!搅动天下风云!,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震动!搅动天下风云!

高丽之事告一段落。</p>

只等李成桂回到高丽,大明战兵配合出击,那就尘埃落定。</p>

老朱这边立刻召集军机重臣,商议这倭国资源区一事,不出意外地全票通过。</p>

于是乎,一场改变大明王朝命运的大事发生了。</p>

金秋十月,应天府的桂花香还未散尽,一道诏令却如惊雷般在大明炸开。</p>

当驿卒快马加鞭将黄绸诏书送往各州府时,整个帝国的商业脉络都在剧烈震颤——皇帝陛下不但要开海解禁,而且竟要将新征服的倭国金矿、银矿、港口公开售卖!</p>

“这……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苏州绸缎庄的林掌柜捏着邸报的手不住发抖,茶盏里的碧螺春泼出大半。</p>

他身后二十余名账房先生围在案前,盯着纸上“倭国资源区招标”的字眼,仿佛在看什么天方夜谭。</p>

“老爷,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大管事林福满脸通红,手中紧紧攥着那份邸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倭国的金矿、银矿,还有港口!只要能拿下一处,咱们林家的生意可就不止在这江南打转了!”</p>

林锦堂端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摩挲着温润的玉扳指,目光深沉。他年过半百,岁月在脸上刻下了些许皱纹,却难掩眼中的精明与锐利。</p>

听到这话,他微微颔首,却未立刻作答。</p>

二管事林贵皱着眉头,提出疑虑:“可这毕竟是海外之地,人生地不熟的。虽说能赚钱,可万一出点岔子,咱们这些家底,怕是都得搭进去。”</p>

林福一听,急得直跺脚:“二弟,你就是太胆小!这可是皇上亲自下诏的招标,能有什么问题?再说了,咱们苏州丝绸,向来是海外的抢手货。要是能拿下倭国港口,往后的丝绸生意,还不是咱们说了算?”</p>

说罢,他转头看向账房先生:“老陈,咱们账上能拿出多少现银?”</p>

账房先生翻开账本,快速地算了算:“老爷,除去日常开销和来年的绸庄运营资金,咱们能拿出五十万两现银。要是再抵押些田产和铺子,兴许还能凑个二三十万两。”</p>

林锦堂心中盘算着,微微点头:“先把能拿出来的银子都准备好。田产和铺子,暂时先别抵押,以防万一。”</p>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三少爷林羽突然开口:“爹,我觉得咱们还得做两手准备。这招标的人肯定不少,咱们银子不算最多,要是光拼财力,未必能拿下好的资源区。”</p>

林锦堂饶有兴致地看向儿子:“哦?羽儿,你有什么想法?”</p>

林羽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大幅地图前,指着倭国的位置说道:“咱们可以先派人去倭国,摸摸那边的情况。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矿产产量、港口吞吐量。要是能和当地有些势力搭上关系,说不定能增加胜算。”</p>

“另外就是联系一下咱们苏州其他丝绸商,这个时候该报团了!”</p>

林锦堂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主意!羽儿,这两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带几个得力的伙计,尽快出发。记住,万事小心,别惹出什么麻烦。”</p>

林羽兴奋地应道:“是,爹!我一定办好!”</p>

扬州瘦西湖畔,吴家盐号后院的地窖里,十八盏牛油灯将三百吨官盐照得雪白。</p>

吴远山伸手敲了敲盐砖,沉闷的声响惊飞了梁上栖息的夜枭。</p>

“老爷,漕帮的人刚送来密信。”管家老周从怀中掏出浸着水渍的油纸,“应天府的驿卒今早到了泰州,户部的招标告示明儿就能传遍两淮。”</p>

吴远山听后微微颔首,皱纹里渗出的汗珠滚进浓密的胡须:“召集八大总商,卯时三刻在个园议事。”</p>

他忽然转身,目光扫过墙角码放的盐砖,“把这些尽快出手,全都换成银子,然后装上漕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宿主她又勾引人了

傅南风

那些流浪的日子

天狼星帝

全能超神

大梦闲鱼

刚成僵尸,你把定僵符当辣条吃?

拿月踏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争取每日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