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6章 东海贸易!海关建设!,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呵呵,商贾会无利可图吗?</p>

“丧标你这就是孤陋寡闻了。”</p>

“东海贸易主要是四国互市!倭国缺粮,朝鲜产参,琉球……差了点不过也有特产,我大明握有瓷器、茶叶、丝绸、琉璃、雪糖五宝。待商路畅通,货物流转如活水,看似抽税十之一二,实则聚沙成塔!”</p>

“单是松江府的棉布一项,每年销往倭国便可获利百万两,五港并收,岂止千万?”</p>

话音刚落,御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p>

老朱与太子标顿时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p>

“炽儿,你……再说一遍?”朱元璋喉结滚动,声音里带着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意。</p>

这个从尸山血海中走来的帝王,此刻望着小胖墩的眼神,竟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宝。</p>

太子标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p>

这些年他协助老朱治理天下,深知国库的每一两银子都来之不易。</p>

每年灾荒赈济、修缮河防、养兵练兵、北伐蒙元……哪一项不是绞尽脑汁?</p>

而如今,这个小胖墩竟轻飘飘一句话,就勾勒出千万两白银的商路宏图……</p>

他死死盯着舆图上被朱笔圈出的五座港口,仿佛已经看见白花花的银子正顺着海岸线源源不断流入大明。</p>

“老逼登,丧标。”朱高炽见状愈发兴奋,胖手掌重重拍在地图上,“棉布不过是九牛一毛!”他指着倭国朝鲜,“他们缺铁,咱们的铁锅、农具能卖出金子价;缺粮,江南糙米运过去就能换真金白银!”</p>

说到激动处,朱高炽索性撸起袖子,“五港关税,商船抽成,再加上官营商税……不出三年,咱们国库库房得扩建三倍……”</p>

“为什么?”太子标下意识地追问道,还没反应过来。</p>

朱高炽笑呵呵地给出答案:“因为金银太多了,堆不下了呗!”</p>

“好好好!”老朱声音里面都带着狂喜,“那琉球、朝鲜又当如何?”</p>

“琉球弹丸之地,却控南洋要道,而且最适合栽种甘蔗,到时候咱们雪糖来源就不愁了。”朱高炽在地图上重重一点,“他们本就贫瘠落后,能与大明通商那是巴不得的好事。”</p>

“而朝鲜李氏新立,正需我大明扶持,可许以铁器、耕牛,换其人参、马匹……如此一来四国环环相扣,皆以我大明为中心,东海之上,何愁不繁荣?”</p>

随着朱高炽的讲解,御书房内的气氛愈发炽热。</p>

老朱兴奋地起身来回踱步,良久之后,他忽然大笑:“好!好个四国互市!好个五港连珠!”</p>

“炽儿啊炽儿,你可真是给了咱一个天大的惊喜啊!”</p>

太子标也很是高兴,心中涌起莫名感动。</p>

他想起这些年朝廷的艰辛,也想起自己日夜筹措粮草的疲惫,现在终于看到了富裕起来的机会啊!</p>

眼前这个小胖墩,不仅看到了海上贸易的商机,更谋划着以商止战、以利羁縻的长远之策,这等眼界,莫说寻常皇子,便是满朝文武也未必能及。</p>

“即刻拟旨,”老朱果断下令,“着工部速造千料海船,户部筹备通商事宜,礼部遣使琉球、朝鲜……”</p>

“还有通商细则、关税章程……尽快拟定出章程!”</p>

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狂喜。</p>

没办法,老朱也是穷怕了,即便当了皇帝也穷。</p>

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了富裕的机会,不激动才是怪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宿主她又勾引人了

傅南风

那些流浪的日子

天狼星帝

全能超神

大梦闲鱼

刚成僵尸,你把定僵符当辣条吃?

拿月踏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争取每日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