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登顶太后之位
挽袖清风依旧存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登顶太后之位,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挽袖清风依旧存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处理完此事,江采苹却并未放松。她深知,后宫与前朝本就盘根错节。于是,她开始推行新规:设立女官学堂,教授宫女诗书礼仪;在各宫安插 “监察女官”,实则是被忠心符控制的心腹;甚至将部分前朝奏章引入后宫,让皇后及诸位嫔妃学习治国之道,美其名曰 “为皇上分忧”。
然而,最棘手的还是皇帝的后宫平衡。新帝登基三年,虽勤勉政务,却迟迟未立太子。祺嫔恃宠而骄,多次暗示自己腹中胎儿是 “祥瑞之兆”;而贤良淑德的皇后,背后是手握兵权的将军之父。江采苹看着跪在慈宁宫的两位后妃,心中已有计较。
她先是让太医院 “无意间” 透露祺嫔胎像不稳,需静心养胎,实则暗中命人在其饮食中加入微量药物,延缓胎儿发育。同时,将皇后接入慈宁宫同住,亲自教导其管理后宫之道,还不时在皇帝面前夸赞皇后的贤德。
一日,皇帝前来请安,江采苹故意让他撞见皇后在批阅奏折,条理清晰的批注让皇帝大为赞叹。此后,皇帝来坤宁宫的次数渐渐增多,而祺嫔在失宠后,竟妄图用巫蛊之术诅咒皇后,却不知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江采苹的掌控之中。
巫蛊之事败露那日,祺嫔被打入冷宫。江采苹站在宫墙之上,看着暮色中的紫禁城,想起初入宫时的自己。那时的她不过是清凉台的一个小侍女,任人欺凌。而如今,整个后宫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但她知道,这还远远不够。边疆战事又起,朝中势力蠢蠢欲动,皇帝虽已能独当一面,却仍需她在背后辅佐。江采苹摸了摸袖中的符咒,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慈宁宫。新的挑战还在前方,而她早已做好准备,继续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与朝堂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7.3 太后的自在人生
慈宁宫的海棠开得正盛,江采苹斜倚在湘妃竹榻上,指尖轻轻叩着紫檀木几,听着春桃念着新送来的折子。暖炉中沉香袅袅,将满室萦绕得静谧悠然。自从祺嫔被打入冷宫,后宫难得有了这般安宁的光景,各宫妃嫔安分守己,朝堂之上,在她与皇帝的配合下,也逐渐步入正轨。
“太后娘娘,皇上求见。” 春桃的声音传来,打断了江采苹的思绪。只见弘昀身着常服,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母后,儿臣今日处理的那桩漕运贪墨案,多亏了您前些日子的教导,那些大臣都心服口服!”
江采苹微笑着起身,为儿子整理了一下衣襟:“皇儿如今愈发沉稳了,这是好事。不过,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切不可掉以轻心。” 说着,她从案头拿起一本古籍,“这是母后整理的历代明君治国之道,你拿回去好好研读。”
弘昀恭敬地接过书,眼中满是孺慕之情:“儿臣谨记母后教诲。对了,儿臣听闻母后近日在研习茶道,今日特意带来了西湖龙井新茶,还望母后品鉴。”
江采苹闻言,兴致盎然:“正好,哀家新得了一套汝窑茶具,咱们今日便来试试这新茶。” 两人移步到偏殿,江采苹亲自煮水、洗茶、冲泡,动作优雅娴熟。茶香四溢间,母子二人谈天说地,气氛温馨融洽。
享受着这般天伦之乐的同时,江采苹也并未完全放下对后宫和前朝的关注。她时不时会让被忠心符控制的心腹,暗中探查各宫动静。一日,她通过入梦符发现,新晋的容常在与一个神秘道士来往密切,似乎在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春桃,去把容常在叫来,就说哀家想听她讲讲民间趣事。” 江采苹放下手中的画卷,眼神中闪过一丝冷意。容常在到来后,表面上毕恭毕敬,可言语间却透着些许心虚。江采苹不动声色地与她闲聊着,暗中却将傀儡符准备好。
在谈到家乡的庙宇时,容常在眼神飘忽,说话支支吾吾。江采苹抓住时机,灵力注入傀儡符,瞬间控制住了她。在傀儡符的作用下,容常在将一切和盘托出。原来,她受前朝一位失势王爷的蛊惑,企图用邪术诅咒皇帝,以换取荣华富贵。
“大胆逆贼!” 江采苹拍案而起,“来人,将容常在打入天牢,严加审讯!” 随后,她又命人彻查此事,将与容常在勾结的道士和幕后主使一网打尽。经过此事,后宫众人再次见识到了太后的手段,愈发不敢有二心。
解决了这桩麻烦事,江采苹决定放松一下。她带着一众宫女太监,前往皇家园林游玩。园子里繁花似锦,湖水波光粼粼,江采苹漫步在小径上,感受着微风拂面,心情格外舒畅。她还命人在湖边支起画架,亲自作画,将这美景尽收笔下。
正当她专注作画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争执声。原来是几个宫女在争抢一朵盛开的芍药花。江采苹放下画笔,走了过去。那几个宫女见是太后,吓得立刻跪地求饶。
江采苹并未责罚她们,而是语重心长地说:“花儿虽美,可若为了它伤了和气,便失了赏花的本意。你们且记住,在这宫里,和睦相处才是最重要的。” 宫女们听后,羞愧不已,纷纷认错。
回到慈宁宫后,江采苹继续享受着她的悠闲时光。她开始学习昆曲,请来宫中的老太监教她唱腔和身段;又在宫中开辟了一块小田地,亲自种植草药,研究新的丹药配方。日子过得充实又自在。
然而,平静的生活总是会被打破。边疆传来战报,敌国进犯,战事吃紧。皇帝忧心忡忡地来到慈宁宫,向江采苹请教对策。江采苹仔细分析了局势,给出了合理的建议:“皇儿,如今当务之急是选拔良将,稳固防线。哀家听闻,镇远大将军之子骁勇善战,可堪大用,你不妨考虑一下。”
在江采苹的辅佐下,皇帝迅速做出决策,派遣新将领前往边疆。同时,江采苹也没闲着,她让太医院准备大量的伤药,又命人在宫中设立祈福坛,为前线将士祈福。
经过数月的苦战,前线终于传来捷报,敌军被击退,边境恢复安宁。皇帝大喜,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并在宴会上当众夸赞太后的英明决策。江采苹坐在主位上,看着满殿的欢声笑语,心中感慨万千。
岁月如梭,转眼间,江采苹在太后之位上已度过数十载。她看着自己一手辅佐的皇帝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看着后宫在自己的管理下井井有条,心中满是欣慰。闲暇时,她会带着孙儿们在宫中玩耍,给他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教导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江采苹坐在慈宁宫的花园中,看着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她轻抚着身旁的古琴,缓缓弹奏起一曲《清平乐》。琴声悠扬,在空气中回荡,诉说着她这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的一生。她知道,自己从一个清凉台的侍女,走到太后之位,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如今,她终于可以真正地享受这自在人生,看着自己守护的一切,在岁月中静好安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