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事在人为不是?
满京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4章 事在人为不是?,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满京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了一口饱饭,些许金银,太多饥民主动被动成了大清这边的眼线。</p>
而对对方位置、防守甚至换防等等消息了如指掌后,大清方面再想暗杀与做伪只会变得更加简单。</p>
倭子国那边倒是坚决不承认呢,还说他们已经跟已故的朝鲜国王李暾达成了一致。双方要精诚合作,共抗清廷入侵。</p>
结果还没等着护送朝鲜国王回国,国王就宣告不测。</p>
这很明显,就是清廷从中作梗!</p>
但很可惜,他这个想法刚提出,就遭到了三位朝鲜王子的集体反驳。</p>
对此,来传信的兵丁是这样解释的。</p>
“三位王子虽然平时有些龃龉,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保持冷静的。他们先后上书表示,子不言父过。他们父王已逝,当儿子的也不好再说什么。但朝鲜自古以来都是中原属国,再不可能另投他主,与敌人勾结戕害宗主国。”</p>
“所以,他们不但坚决不承认有这回事。还为了报父仇,杜绝污蔑,愿意当大清的马前卒,为灭倭出一份力。”</p>
啊?</p>
这下不止小公主,所有人都惊呆了好么!</p>
这这这,一切最开始的起源不就是那李氏朝鲜建狗屁的大报坛,沿用崇祯年号,还。在他们的李朝实录里诋毁皇上。结果好巧不巧的,被出海的九阿哥听到了风声。</p>
因此种种,才有了十四爷远渡重洋,替父报仇事。</p>
而后倭子国涉入两国争端,矛盾转移,一步一步的演变成了如今景象。</p>
现在激战正酣,最初的始作俑者后代们跳出来表忠心了?</p>
乌那希摇头,也是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给思密达们点了个大大的赞。</p>
不过……</p>
这些家伙虽然无耻,当个炮灰之类倒也使得啊!</p>
在这件事情的角度上,太子的意见倒是跟她相当一致:“虽然李氏朝鲜种种行为令人不齿,但若能结合两国之力合围倭子国。相信下一个台风季到来之前,其国必定已成历史。”</p>
所以?</p>
太子微笑:“所以依着儿臣之见,送上门的助力不要白不要,咱先用着。等顺利将倭子国收入囊中,再对三位王子论功行赏呗。”</p>
届时老经典曲目新演义,来个大清版的二桃杀三士。</p>
不愁问题不能解决啊!</p>
乌那希摸了摸小下巴:</p>
康熙默默点头,不愧是他亲自教养起来的乖孙女呀。</p>
所思所想,就是更能入他这个皇玛法的心。</p>
这提议最初是太子提的?</p>
唔,康熙爷只顾着惊喜于自家小豆丁的聪慧敏锐了,也没注意呀!</p>
但不管怎么说,这提议是好的,康熙也十分赞同。</p>
并下令礼部起草圣旨,将过往黑锅全都集中在已逝去的朝鲜国王李暾身上。理解并接受三位王子的投诚,但是……</p>
介于上一任国王的种种悖逆行为给大清带来的伤害,三位王子必须得表现出相应的诚意跟成绩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