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事关乌那希,太后娘娘就万千不愿了
满京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9章 事关乌那希,太后娘娘就万千不愿了,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满京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真诚而又热切,就是实现的可能性不大。</p>
哈哈哈。</p>
真的。</p>
沙俄当年怂恿噶尔丹犯大清边界,气得康熙御驾亲征三次,整整三次呀!</p>
劳民伤财不说,最可恨那狗屁沙皇竟还趁火打劫。在他准备收拾噶尔丹之前出兵雅克萨,逼着康熙签了尼布楚条约。</p>
康熙就算心不说,心里也憋屈着呢。</p>
现在有机会,自然得连本带利讨回来。拓土开疆之外,外带着洗刷耻辱。</p>
争取让尼布楚条约成为比肩唐太宗时期渭水之盟的程度——都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当时的最优解。</p>
也都牢记在心,知耻而后勇。</p>
将带给他们耻辱的敌对势力土崩瓦解,让对方大汗对自己俯首称臣。</p>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康熙还频频给他的十三儿子写信指导他怎么个行军布阵法儿呢。</p>
吓得乌那希小脸紧张:</p>
康熙:!!!</p>
就不明白小家伙明明那么大方,怎么就吝啬多给他这个皇玛法一丢丢信任呢!</p>
可惜乌那希不知道他这困惑,否则肯定回答一句:因为历史上的你,骚操作实在太多,很难让人生起多大的信服感来呀。</p>
倒是十三阿哥知道他阿玛的憋屈与希冀,并愿意为咱们积极努力着。</p>
趁着波兰把沙俄兵力都牵制得七七八八的时候,他带着无数优秀兵丁与先进武器,一路攻城略地。</p>
十余辆神勇无敌大将军战车并排,炮火不要钱似的轰过去。</p>
敌军尸横遍野。</p>
十三阿哥写给康熙的回信都特别神采飞扬,字里行间溢满了喜悦。</p>
敌军望风而降,我军势如破竹。</p>
相信皇阿玛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儿子就算没打到莫斯科也得打到圣彼得堡了。</p>
康熙失笑:“这臭小子人不大,口气却不小。”</p>
小公主摆手:“皇玛法此言差矣,所有的叔叔伯伯之中就十三叔最最实诚,最最谦虚。他都这么说了,这事儿肯定不能有假。”</p>
“所以现在啊,您就该好好想想如何集思广益,怎么能咱们自己多拿些、少给瑞典些,再给新行省们想想名字。”</p>
那么老大一个的沙俄呢,总不能也还简单粗暴的称为沙俄省吧?</p>
康熙想回一句:那怎么就不行呢?</p>
都一样新打下来的地,怎么就格外不同一些?</p>
可一想想沙俄那能把大清都装下的广袤领土,康熙又赶紧笑着点头。</p>
“好好好,听咱们小公主的。朕这就命群臣来一起看看怎么划分更好一些,再改点不那么拗口的名字。”</p>
至于瑞典?</p>
康熙表示,对方若是识趣,认可大清的分配方案,那自然就是好盟友。</p>
反之的话……</p>
俗话说得好,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p>
他并不介意再给多补充一些柴油和炮弹,让他家老十三继续挺进,给昔日的沙俄和瑞典一个共同的主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