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李翊的威风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李翊的威风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翊的威风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读!)
经李翊这么一提醒,在座众人才注意到刘备今日脸色不太对。</p>
关羽上前关心问道:</p>
“兄长有何紧要之事,愚弟愿代为分忧。”</p>
刘备苦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p>
“今日本想着宾主尽欢,不谈公事。”</p>
“奈何适才收到两则急报,备一时拿不定主意,又不想搅扰诸位此时的雅兴。”</p>
“故权且将之按下不表。”</p>
关羽忙道:</p>
“兄长说的哪里话来?”</p>
“我等皆身兼要职,徐州之事便是我等之事。”</p>
刘备颔首,将目光看向坐在一旁的刘晔。</p>
“常听军师称赞子扬机敏多智,备有心请教,今遇紧迫之事。”</p>
“念及子扬远道而来,本该歇息,奈何……”</p>
刘晔忙起身拜道:</p>
“明公若不以晔愚钝,请试言之。”</p>
这便是刘备的御人之术,明明他此刻最信赖的人是李翊,并且李翊就在自己身旁。</p>
但他却选择先问刘晔,给这个新人表现的机会。</p>
就如同当初李翊刚入职时一样。</p>
刘备取出两份书信来,拿在手里挥了一挥,说道:</p>
“一则是豫州的陈珪的军报,一则是广陵陈登的军报。”</p>
唔……</p>
陈氏父子。</p>
众人心念一动。</p>
这个在徐州影响力巨大的家族,老子现在重返豫州沛国当国相,小子去了广陵大展宏图。</p>
如今刘备对他们父子二人也是颇为倚仗。</p>
“沛国传来的军报是,豫州刺史郭贡领兵两万,进犯沛国。”</p>
“陈珪方回沛国,恐难抵御,向我请求援军。”</p>
嘶……</p>
这个问题还真是棘手。</p>
徐州去岁刚刚完成丰收,又起兵端,百姓恐怕又得遭殃了。</p>
而且郭贡手里足有两万人,不太好对付。</p>
倒不是怕他,而是怕徐州把兵力白白浪费在与郭贡的战端之中,让周围诸侯捡了便宜。</p>
从事孙乾在旁侧建议道:</p>
“今郭贡来势汹汹,我大军不可轻易撤离徐州,以防袁术来犯。”</p>
“沛国本非我有,不若弃之,何如?”</p>
放弃沛国确实对刘备没什么影响,本来他也是刚把陈珪派过去,重新当上沛国相的。</p>
鲁肃忙否决道:</p>
“不可!当初李先生筹划,命益德将军进兵鲁国,命陈汉瑜重回沛相,为得就是连徐制豫,防备袁曹攻势。”</p>
“今郭贡与我主本无仇隙,无端进兵,必是有人教唆。”</p>
“我等若此时撤走,正中其下怀矣。”</p>
鲁肃一眼识破郭贡行动背后的动机,必是有人指使。</p>
孙乾皱了皱眉,迟疑道:</p>
“可若是我等与郭贡交战,袁术趁机来犯,如何御敌?”</p>
陈到大声喊道:</p>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p>
“若是袁术来犯,我愿领兵当之。”</p>
简雍噗嗤一笑:</p>
“叔至勇则勇耳,若果真分兵,则我徐州危矣。”</p>
原本一场欢声笑语的酒宴,登时变成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会。</p>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围绕着沛国该不该放弃的话题激烈讨论。</p>
因为是酒宴,大家多少喝了些酒,上了头,故而没太注意礼法。</p>
李翊见此情景,厉声喝道:</p>
“诸公安静!”</p>
一声大喝,众人果然停止了争论。</p>
连同关羽在内,都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