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天子王驾,东归何处?,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子王驾,东归何处?

曹操看了刘备的书札,知是解和的,本想发作。</p>

奈何心中又有所顾虑,拿在手中停了一会儿,到底是叹了一声。</p>

“……唉,罢了,尔等且看来。”</p>

话落,将书札分给荀彧等人传看。</p>

原来刘备这解和的书信中,不单单是提到了希望曹操退兵一事。</p>

更是陈以河南之利害,若是曹刘两家不能相和,待袁绍平定公孙瓒之后,两家皆不能与之相抗。</p>

曹操西边有关西诸将作为威胁,而刘备南面也有袁术威胁南徐。</p>

所以两家实在没必要为了争夺豫州,而抢的头破血流。</p>

刘备在信中承诺,他在豫州,只占据鲁国和沛国以北。</p>

不会再侵吞豫州的其他地界。</p>

他愿意把曹操的家族,也就是沛国西部的谯县,让给曹操。</p>

同时,荀氏所在的家族,富庶的颍川,刘备也不会对此有多过问。</p>

但是,北边的陈国和梁国,刘备则要求让他们独立出来。</p>

刘备不会兼并他们,也要求曹操不能兼并这两个小国。</p>

让两个小国仅仅是作为两个中立势力,隔在中间,以此来缓和曹刘两家的关系。</p>

单从这项条约上讲,其实曹刘两家都不算吃亏。</p>

刘备只要了沛国以北,和一个鲁国。</p>

而曹操则要了家族所在的沛国谯县,以及荀氏所在的颍川。</p>

至于沛国以南,以及汝南,则是袁术的势力范围。</p>

曹刘两家在这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利益冲突。</p>

不过曹操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条约对刘备还是更有利的。</p>

虽然刘备要求陈国、梁国独立,两家都不兼并,看似公平。</p>

但这两个小国的立场明显是亲刘的。</p>

陈王刘宠本来就与刘备是宗亲,而梁国郭贡能请来徐州出来解和,说明他们早就已经眉来眼去了。</p>

看似陈、梁两国中立,实则却是刘备安插了两颗钉子,插在自己兖州的后背上。</p>

“报——”</p>

就在曹操犯难,踌躇未决之际,忽又有探马来报。</p>

“禀主公!接到探报,徐州派遣张辽领兵三千,前来阳夏支援!”</p>

什么!?</p>

曹操微微一惊,暗道老刘你来真的?</p>

程昱正色说道:</p>

“此必是刘备对我兖州的警告,虽只派了三千人来。”</p>

“可若我等要继续与陈国交兵,那么徐州之后的援兵只会源源不断的来。”</p>

“且不说两家胜负如何,但绝对没有一家可以全身而退。”</p>

“到时候血流成河,民生凋敝,白白使二袁两家得利。”</p>

曹操背着手,两眉紧锁,在原地来回踱步。</p>

正是犯难,沉吟道:</p>

“难不成任由刘备这般欺辱不成?”</p>

“公言差矣。”</p>

荀彧出来开解曹操。</p>

“年来荒旱,粮食艰难,若更进兵,劳军损民,未必有利。”</p>

“不若听从刘备之言,转去颍川,此地仅少许黄巾余党盘踞,轻易可图。”</p>

“然后用枣祗为屯田校尉,在颍川推广屯田。”</p>

“将来春麦熟,军粮足备,然后才可考虑进兵一事。”</p>

说着,荀彧又看了一眼手中的书札,再三确认之后,又接着补充说道:</p>

“况刘备已经同意出面,劝陈王刘宠拿出军粮来,供给我军。”</p>

“徐州也会赠送一些钱粮过来,我大军来此,也不算徒劳无功。”</p>

曹操闭上眼睛,踌躇未决。</p>

他不喜欢这种半道而废的感觉,眼看阳夏就快打下来了,就此罢兵,想想都觉不甘心。</p>

治中毛玠也出来劝谏道:</p>

“明公,如今徐强兖弱,我兖州方经历内乱,不宜大动兵戈。”</p>

“反倒徐州在刘备的治理下,生产已有所恢复,我兖州不能再继续耽误了。”</p>

“还是听从荀司马之言,快些转进颍川,开展屯田为善!”</p>

谋士一边倒的支持就此停战,曹操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p>

“也罢!”</p>

曹操一拍大腿,恨恨道:</p>

“待吾修书一封给玄德,让他尽快起运粮食,送到陈留来。”</p>

“我自陈留出发,再转进颍川。”</p>

本来是想攻灭陈国之后,顺势西进,拿下颍川。</p>

现在被刘备横栏一角,曹操也只能选择绕路,从陈留去颍川了。</p>

不过正如荀彧所言,颍川只有少量的黄巾军在那盘踞,曹操兵锋所指,弹指可灭。</p>

很快就能把颍川打造成他们曹营自己的良田。</p>

“对了,既然刘备许诺让刘宠也贡献粮食出来,今可先让刘宠付于粮食。”</p>

“然后我军方可退兵。”</p>

曹操性格谨慎加多疑,非得先拿到刘宠这边的粮食之后,才肯退兵。</p>

使者迅速回到阳夏,把曹操的答复报给了刘宠等人。</p>

刘宠喜道:</p>

“两家若能就此罢兵,我自当奉上陈国储粮。”</p>

随即,便命人备了三十万斛粮食,送去曹营。</p>

曹操在接到粮食之后,果然退兵回了陈留,打算休整两日,来日进兵颍川。</p>

曹兵既退,刘宠也终于长松了一口气。</p>

赶忙亲自接待从徐州赶来支援的张辽,命人送其黄金两百斤,向他表达谢意。</p>

张辽推辞不受,说道:</p>

“辽也只是奉命而来,况在此次退却曹兵之中,并未与曹军接战。”</p>

“未作任何贡献,实不敢受此礼。”</p>

刘宠正色道:</p>

“若无将军领兵过来威慑曹军,曹操岂能轻易便退?”</p>

“我陈国虽富,但终究国小民弱,难抗强敌。”</p>

“今将军为大义而来,陈国上下皆感念将军之德。”</p>

张辽闻言,遂不再推辞,接受了刘宠送的礼物。</p>

随后,刘宠又命人摆下筵席,款待张辽。</p>

席间,张辽又向刘宠说明了此来的另一个目的。</p>

“不瞒王上,辽此来另有一事。”</p>

刘宠不假思索,道:</p>

“将军有话直说无妨,我陈国承了徐州的情。”</p>

“若玄德那边有事,我陈国断无不帮之理。”</p>

他暗想陈国虽然富裕,但跟偌大的徐州比起来,还是显得穷。</p>

陈国所拥有的无非就是充足的储粮。</p>

虽然外界始终传闻说陈国有存粮百万斛,但实际上真实的数目是两百万斛。</p>

所以刘宠拿三十万斛粮出来劝退曹兵,并没有丝毫的肉痛。</p>

相反,如果刘备需要,为表达感激,他也愿意再拿出三十万斛粮来赠送给他。</p>

张辽回想起来前李翊叮嘱过的自己的话,便道:</p>

“使君遣我来陈国,一来是解陈国之围,二来是与王上交好。”</p>

刘宠眉毛一扬,郑重其事地说道:</p>

“玄德公为大义使汝来此,退却曹兵。”</p>

“孤感激之至!陈国愿意与徐州永结秦晋之好!”</p>

“善!”</p>

张辽颔首,犹豫一下,才把最后一件事给说了出来。</p>

“……嗯,徐州军师李先生还嘱辽一事。”</p>

“何事?”</p>

“李先生希望王上能够置办车驾王辇,在陈县兴修城郭宫室。”</p>

“……这。”刘宠只觉诧怪,“孤在陈县已有宫室,为何还要兴建?”</p>

“末将不知。”</p>

张辽也觉莫名其妙,但只是李翊的嘱咐,他只负责转述。</p>

“只是这是李先生的意思,辽将之回转给王上罢了。”</p>

“……也罢。”</p>

刘宠虽不解其意,但感念徐州的恩情,还是拍腿答应了下来。</p>

“我陈国富庶,木石砖瓦,克日可办。”</p>

“宫室营造,也不须月余。”</p>

“至于钱粮民物,亦可备用。”</p>

刘宠答应了张辽的请求,随后又问张辽还有没有什么需要他们陈国做的。</p>

张辽回答说没有了,他在吃完酒后要赶着回徐州复命去。</p>

刘宠再三挽留,恳请张辽多住几日,张辽只以公事在身为由推却了。</p>

刘宠留不住,亲自送别张辽三十里,然后方才回去。</p>

……</p>

……</p>

却说这一年,天子刘协为李傕、郭汜二贼所辱。</p>

此二贼一人自领大将军,一人自领大司马。横行无忌,专横霸道,朝廷之中无人敢言。</p>

至四月时,李郭二人反目,相互攻杀。</p>

后镇东将军张济自陕县赶来解和,刘协抓住此次机会,请张济做中间人。</p>

想要东归雒阳去,前后请示十次方得李傕、郭汜二贼允许。</p>

七月,刘协天子车驾自长安东归。</p>

中间又经历一系列波折,直至今年十一月才堪堪赶至河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