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昭姬归汉,匈奴降齐,楚魏同盟,东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昭姬归汉,匈奴降齐,楚魏同盟,东,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昭姬归汉,匈奴降齐,楚魏同盟,东吴抗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p>
绵绵不绝的长江如一道利刃般将西川与东吴分在了两端。</p>
长江是地图上的一横。</p>
百年世路多反复,千古河山几废兴。</p>
崎岖难行的大别山又在地图上划出了一竖。</p>
而这一横一竖的中间,就是荆州。</p>
荆州,三国历史上永远绕不开的话题。</p>
不单单是因为它富裕,更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p>
对于南方政权而言,想要与北方抗衡,荆州就是沟通的桥梁。</p>
要想统一南方,荆州就是行军的要道。</p>
而对于北方政权而言,</p>
曹操在历史上统一北方之后,南征为何优先打荆州?</p>
因为相比进军西边的秦岭,以及东边的水网,攻取荆州才是进取天下的最优解。</p>
这也是为什么魏蜀吴都要争先恐后抢夺荆州的原因。</p>
事实上,</p>
早在曹操打张绣时,就是为了抢夺荆州。</p>
只是被北方的事务耽搁了。</p>
如今曹操依然有实力,去跟刘表争荆州。</p>
可偏偏有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使得他不得不选择与荆州联合,共御强敌。</p>
刘表称楚公,与魏国正式签订同盟条约。</p>
这显然是针对刘备的。</p>
刘备也立马做出了反应。</p>
一面上奏朝廷,谴责刘表僭越。</p>
一面又宣布与荆州断交,拒绝两地贸易来往。</p>
政治上,经济上双重制裁刘表。</p>
但这还不够,刘备又在考虑是否要在军事上进一步征讨刘表。</p>
毕竟前面说过,荆州是进取天下的绝佳位置。</p>
于是召集群臣,谓众人道:</p>
“刘景升背盟附逆,孤欲亲提大军,问罪荆襄!”</p>
“公等以为如何?”</p>
诸葛亮止之曰:</p>
“此有悖郯侯战略方针。”</p>
“郯侯之意,先定北方,然后定河南,最后南取荆州。”</p>
“以荆州西向巴蜀,剩余群雄必望势归附。”</p>
“今先图荆州,恐曹操坐收渔利。”</p>
刘备沉吟良久,皱眉道:</p>
“然荆州与魏结盟,于我国不利。”</p>
“今不早图,必为大患。”</p>
刘备十分担心楚魏同盟的威胁。</p>
毕竟他的实力还远没有到碾压曹操的地步,如今再加一个荆州。</p>
毫无疑问这一纸同盟条约,会成为刘备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阻碍。</p>
时发小简雍在侧,即谓刘备道:</p>
“刘表僭位称公,丞相必知此事。”</p>
“可差人去冀州,询问丞相的意见。”</p>
刘备乃从其言,遣快骑,星夜赶去渤海。</p>
征询李翊的意见,问他如何看待如今的楚魏同盟。</p>
齐国是否应该立刻做出反应,征讨刘表,以示惩戒?</p>
书信经由丞相府,上报到李翊处。</p>
相府机构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李翊当即回书,发给刘备。</p>
其书略曰:</p>
“臣闻大王欲讨刘表,以惩其背盟附曹之罪。”</p>
“然臣窃以为,此时伐荆,非良策也,愿大王垂听。”</p>
“一者,兵疲民困,不可轻动。”</p>
“前伐乌桓,新定辽东,将士远征千里,甲胄未解,战马尚瘦。”</p>
“若再驱疲卒南下,恐师老兵疲,难竟全功。”</p>
“且连年征战,冀、青百姓赋役繁重,仓廪未实。”</p>
“若再兴大军,恐生内忧。”</p>
“二者,曹刘并伐,力有未逮。”</p>
“刘表僭位楚公,与魏逆已成唇齿。”</p>
“若举兵攻荆州,曹操必袭我河北。”</p>
“届时南北受敌,胜负难料。”</p>
“不若暂息兵戈,养精蓄锐,待操、表生隙,再图后举。”</p>
“三者,水军未备,地利不在。”</p>
“刘表据长江之险,水师精锐,战船千艘。”</p>
“我齐国水军初建,舟楫不习,若贸然与争,恐如旱鸭入水,反受其制。”</p>
“故臣请大王暂息雷霆之怒,外示宽和,内修战备。”</p>
“可遣使责刘表之罪,以观其变。”</p>
“密令陈元龙于广陵加紧训练水军,以备不虞。”</p>
“待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再一举而定荆襄,方为万全之策。”</p>
“——臣翊顿首敬上。”</p>
李翊不仅反对刘备此时征讨荆州,甚至反对此时就跟曹操翻脸。</p>
理由也很简单,战争打得太频繁了。</p>
过去几年,刘营将士在北方,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p>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如果突然告诉他们又要去征南方。</p>
李翊担心,即便是以他在军中的威望,都很难压得住兵变。</p>
其次,曹操、刘表的实力本身不弱。</p>
尤其是刘表,历史上因为他的突然去世,然后荆州士人豪强们又牵头投降了。</p>
导致曹操不费吹之力就拿下了荆州,从而让人误以为荆州很弱。</p>
但事实上,</p>
赤壁之战开打之前,曹操兴大军本就是奔着刘表去的。</p>
本来曹操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打算跟刘表拼个你死我活。</p>
结果谁也没想到挂机了半辈子的刘表,会在匹配赛的前一天强行退游。</p>
现在楚魏同盟刚刚签订,人家正是蜜月期。</p>
李翊认为现在开战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p>
不论打一家,另一家肯定会参战。</p>
齐国目前,绝对没有同时两线作战的能力。</p>
这又涉及到了李翊提到的第三点——荆州水军。</p>
我们都说曹操打输赤壁之战便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p>
因为他丢了荆州,也就失去了当时天下第一的水军。</p>
徐州没有强大的水军做支撑,是很难跨过长江,夺取荆州的。</p>
因为跟荆州发达的造船业,以及满是湖泊良港的地利相比,徐州的造船业就显得相对弱小了。</p>
那么面对不怀好意的,针对齐国的魏楚同盟,李翊的构想是什么呢?</p>
还是按照原计划,先定北方。</p>
也就是将曹操的势力彻底驱除出河北。</p>
但这期间,齐国只能与魏国发生局部战争,不能够升级为全面战争。</p>
即要慢慢蚕食曹操在北方的领土。</p>
没错。</p>
李翊所用的,正是当年袁神时期,田丰、沮授为代表的消耗派的方针。</p>
老刘国力上是有优势的,没必要像当年袁神那样,急着速战。</p>
这一点,也可以参考曹操统一北方后,贾诩给曹操的建议。</p>
——“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p>
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上,不听贾诩意见的人。</p>
下场一般都不会太好。</p>
李翊跟贾诩的思路是差不多的,顺风局不要浪,稳扎稳打。</p>
慢慢上高地,然后爆水晶,最后进行胜利结算。</p>
当然了,蚕食曹操土地,还不使战争规模全面升级。</p>
这就有些考验技术与手段了。</p>
具体该怎么做,就是李翊与他的丞相府要头疼的问题了。</p>
刘备览李翊谏表,沉思良久,终纳其言。</p>
问孔明如何最大予以李翊支持?</p>
孔明轻摇羽扇,应声答:</p>
“可先使人携重礼赴襄阳,传话刘表。”</p>
“以慢其心。”</p>
“刘表守户之犬耳,生性多疑,若得知大王既往不咎。”</p>
“必愿与大王重新交好。”</p>
刘备从其言,即命简雍为使,赴荆州传话刘表。</p>
“……前闻景升受楚公之封,孤甚为不解。”</p>
“今细思之,或为曹操胁迫所致。”</p>
“若君愿重修盟好,孤可不咎既往。”</p>
为彰显诚意,刘备不仅释放了此前扣押的荆州商船,恢复了两地的通商贸易。</p>
还上表天子,主动为刘表表司徒之位。</p>
刘表见此,果然狐疑不定。</p>
立即差人去淮南打听情况。</p>
陈元龙收到刘备指使,按兵不动。</p>
消息传回刘表处,刘表果然也不敢轻举妄动。</p>
兼之荆州众豪族,纷纷借此机会,向刘表施压。</p>
既然刘备肯主动交好,恢复通商,咱们犯不着得罪一个强敌。</p>
刘表想想也是这么个理,他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曹操一人身上。</p>
反正楚国与魏国有同盟互助的军事条约,万一刘备真打来了,到时候在出兵帮忙也不迟。</p>
这也不算违背盟约吧?</p>
于是,刘表乃回书徐州,其书略曰:</p>
“表受楚公,实为权宜之计。”</p>
“览齐王之书,足见诚意。”</p>
“若齐王不弃,愿续前盟。”</p>
于是,荆州方面,暂时被刘备给稳住了。</p>
刘备又纳诸葛亮之谋,往东吴遣使。</p>
赠孙权海盐千石,辽东良马五百匹,并传话道:</p>
“曹操狡诈,今诱刘表称楚公,实欲使我孙刘相争。”</p>
“吴侯明鉴,当共抗曹贼。”</p>
孙权得刘备好处,果然驱逐了前来亲善的曹使。</p>
一面又命吕蒙加强庐江的防务,密切观望局势。</p>
刘备这两番对外操作下来,</p>
一是稳住了荆州刘表,迷惑了他对形势的判断。</p>
二是拉拢了江东孙权,使他尽量不要倒向曹操。</p>
要知道,孙权的领地是已经与曹操接壤了的。</p>
此前刘表攻占南庐江时,被周瑜击败,南庐江便与曹操的北庐江完成了接壤。</p>
也就是说孙权,既能够倒向刘备,也能够倒向曹操。</p>
但很明显刘备方面给的要更多一些。</p>
孙权当即遣人从永宁县,采大柑子四十担。</p>
又樵珊瑚树十株,明珠二十颗,送往徐州作为回礼。</p>
也贺刘备称王。</p>
于是,齐国与东吴的交往立刻变得密切起来,关系迅速升温。</p>
双方一拍即合,</p>
于公元204年,五月初五这一天。</p>
双方各自的领导人,刘备、孙权于广陵郡的广陵县会晤。</p>
两人一起商议了一些合作条款,最终签订了《广陵条约》。</p>
其主要内容为,齐国资助东吴军械粮秣,东吴将出兵攻打曹操的庐江。</p>
齐国派出北方的骑战好手,为东吴训练陆军。</p>
东吴则选出经验丰富的艄公水手,为齐国扩大水军规模。</p>
同时,齐国做出承诺。</p>
只要曹操、刘表威胁到了东吴的核心领土,齐国一定出兵保障东吴的领土安全。</p>
东吴则要断绝与荆州、魏国的一切来往,驱逐两国使者。</p>
同时命令丹阳太守袁胤,为东吴开绿灯。</p>
默许东吴将领,在丹阳募集人手,训练丹阳兵。</p>
同时刘备还派出丹阳派元老曹豹,前往丹阳,协助东吴募集丹阳人。</p>
并由这位经验丰富的丹阳老将,为东吴训练丹阳兵。</p>
可以说,刘备这一番操作下来。</p>
直接断绝了东吴倒向魏楚同盟的可能。</p>
同时又用刘表最喜欢的战术,来对付刘表。</p>
即自己的钱,流别人的血。</p>
魔法打败魔法。</p>
既然李翊给出的建议是齐国暂时不要和曹操升级为全面冲突,但不代表我不能摇人,让别人跟你曹操冲突啊?</p>
那我就就扶持孙权,慢慢跟你曹操死磕。</p>
孙权正值壮年,迫不及待想要干一番大事业。</p>
手上又还有周瑜、吕蒙、陆逊、张昭等一帮肱骨之臣。</p>
曹操为了对付孙权,就得在南方分心。</p>
这样一来,李翊就能够更好的在北方慢慢蚕食曹操的领土了。</p>
……</p>
话分两头,</p>
却说甄尧奉李翊命,到并州匈奴部,去找单于订购羊群。</p>
一为进货,回冀州开设羊肉饺子馆。</p>
二为试探,看看匈奴人在齐魏之间,会优先倒向谁。</p>
三为赎人,李翊感念蔡琰之才,又同情她没于胡中的遭遇。</p>
便命甄尧找左贤王要人。</p>
甄尧率商队,至匈奴王庭。</p>
单于呼厨泉携五部诸王出帐来迎汉使。</p>
匈奴诸王部,按照顺序。</p>
以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最为强大,地位最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