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夏侯渊:爷们儿就爱修鹿角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夏侯渊:爷们儿就爱修鹿角,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侯渊:爷们儿就爱修鹿角
却说刘备亲自来前线督军,统一指挥。</p>
询问诸将,谁敢去战夏侯渊?</p>
众将领皆是纷纷请战,战意盎然。</p>
就在这时,老将黄忠慨然出列。</p>
“老将愿往馆陶,迎战夏侯渊!”</p>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黄忠身上。</p>
黄忠本为荆州的中郎将,为了独子黄叙,转投在徐州刘备麾下。</p>
随刘备南征北战,多有鞍马之劳。</p>
饶是如此,黄忠的战功与军事地位,在齐国都是远远不及关张赵的。</p>
莫说此三人,</p>
便是张辽、田豫、徐晃、乃至张郃等后来降将也是不及的。</p>
因为张郃、高览是带资进组,有自己的部曲。</p>
哪怕是仅是出于安抚需要,刘备都不可能亏待这些河北降将。</p>
这也是汉末诸侯的常规操作。</p>
没办法,</p>
黄忠能力虽强,但毕竟是独身前来。</p>
靠着南征北战的陷阵之功,时至今日,也才堪堪混得一个裨将军之位。</p>
虽然此职也算不低,但黄忠显然不满足于此。</p>
常言道,</p>
狗会汪汪叫,鸭会嘎嘎叫。</p>
鸡会什么?</p>
机(鸡)会留给有准备的人。</p>
黄忠随李翊留在北方,终于等到一个刘备亲自来河北督战的机会。</p>
如不好好把握,他这辈子恐怕再无升腾的机会了。</p>
毕竟今年的黄忠,已经五十六岁了。</p>
五十六岁莫说在古代,即便是现代,也已经归属于老年一类了。</p>
刘备本人还是很欣赏黄忠的,一直要给他一个机会。</p>
见他主动请缨,当即喜道:</p>
“善,既然黄老将军有如此壮怀,那便由你——”</p>
“慢!”</p>
李翊急止之道:</p>
“老将军虽然英勇,然夏侯渊非寻常之将可比。”</p>
“渊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曹操倚之为宗室第二。”</p>
“向者官渡之战时,曹操以夏侯渊为督军校尉职,使其督运兖州、豫州、关中之粮。”</p>
“彼时曹营军食甚少,赖渊传馈相继,故使曹军得以复振。”</p>
“馆陶乃魏国门户,东线重镇。”</p>
“曹操不托他人,而独托渊者,以渊有将才也。”</p>
“老将军虽多有赫赫战功,未卜便能胜夏侯渊。”</p>
“吾欲酌量另择一人,方与之敌。”</p>
黄忠闻言,愤然答道:</p>
“丞相何太小觑忠也?”</p>
“……昔廉颇八十,尚食斗米、肉十斤。”</p>
“诸侯畏其勇,故不敢侵犯赵界。”</p>
“何况黄忠年未及六十乎?”</p>
“丞相既言吾老,吾便不用副将,只将本部兵三千人去。”</p>
“立斩夏侯渊首级,纳于麾下,献予大王。”</p>
黄忠连连请战,李翊仍劝刘备再三考虑。</p>
言说战端方启,万一有失,挫动锐气。</p>
于军不利。</p>
刘备便对李翊说道:</p>
“寡人观汉升勇毅冠三军,足可匹敌夏侯渊。”</p>
“丞相不妨便老将军试一试,万一有变,我等大军亦可接应。”</p>
李翊沉吟良久,乃道:</p>
“……也罢,既然老将军要去,吾遣元直助你。”</p>
“凡事计议而行,量力为之,不可鲁莽。”</p>
“吾随齐王,后拨人马来接应。”</p>
黄忠应允,即和徐庶领本部兵马去了。</p>
二人既去,刘备乃私下里问李翊道:</p>
“……先生常言汉升勇力过人,可堪大任。”</p>
“适才为何不让他出战?”</p>
李翊便道:</p>
“适才只以激将法激之,如此,老将军必然功成。”</p>
“他今既去,我等须调拨人马接应,勿使有失。”</p>
乃唤张郃过来,拨一支令箭给他。</p>
“儁乂可领一支人马,抄小路出奇兵接应黄忠。”</p>
“若黄忠得胜,不必出战。”</p>
“倘黄忠有失,即去救应。”</p>
张郃领命而去。</p>
李翊又召来高览、徐晃,吩咐道:</p>
“汝二人各领两千人马,去馆陶清河处,多立旌旗、火灶。”</p>
“好使夏侯渊知我前部军多,壮我军声势。”</p>
“使贼人惊疑,不敢轻动。”</p>
二将领命而去。</p>
李翊又对刘备说道:</p>
“目今曹操使夏侯渊督东线战场,自己却留在魏国,并不轻动。”</p>
“盖因汝南之战,未分胜负耳。”</p>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p>
此时的曹操跟之前的刘备一样,都领着本部兵马在观望局势。</p>
如果北方战争不利,就去支援北方。</p>
南方战事不利,就去支援南方。</p>
只不过刘备见关羽已经在汝南取得了先机,便把军马尽数调拨到北方来了。</p>
而曹操还不敢轻动,留在后方继续观望。</p>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p>
“马孟起尚在晋阳,我意大王下一道令给他。”</p>
“使其发兵走常山,寇略魏国边境,协我侧翼。”</p>
虽然当初在瓜分冀州的谈判中,李翊把常山郡大方地让给了曹操。</p>
不过李翊也是留有心眼儿的。</p>
毕竟常山西部是黑山,那里是张燕的地盘。</p>
而此处又毗邻马超所在的并州。</p>
马超可以通过借道张燕,非常轻松地穿过常山,进入魏国领土。</p>
“……善,马孟起一战降并州,寡人遇见之久矣。”</p>
“若河北战事顺遂,当要见之一见。”</p>
别看历史上的马超人品不咋样,但备备本人还是很喜欢他的。</p>
当即采纳了李翊的建议,使人去往并州,让马超出兵协助平北军团。</p>
从常山出兵,威胁魏国侧翼。</p>
时马超在晋阳,得刘备书,急召庞统来前。</p>
问他何以应之。</p>
庞统乃劝马超道:</p>
“向者,将军弃父自立,领兵并州。”</p>
“岂非欲建功立业,不负祖上之名乎?”</p>
“今齐王亲临河北,此正将军奋武扬威之时也!”</p>
“若助齐王破曹,取河北之地。”</p>
“则将军当为首功,以齐王之仁义著于四海,必以将军为厚,绝不相负。”</p>
“倘若首鼠两端,曹、刘皆怨。”</p>
“而尊公困于邺城,终为操所害矣!”</p>
“惟将军熟思之。”</p>
马超闻言顿悟,作揖拱手谢道:</p>
“非先生之言,几误大事!”</p>
遂整饬兵马,借道黑山张燕,打算直捣魏境。</p>
庞统言道,“吾与将军同去。”</p>
马超喜,共将五千兵马。</p>
骑兵三千,步兵两千。</p>
过张燕境,张燕知曹刘胜负将分在即,也不加阻拦。</p>
反而赠送马超粮米酒肉,助他破曹。</p>
马超谢过,率兵驻扎于魏国北方的巨鹿。</p>
消息传回邺都,曹操闻言惊悚。</p>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颔下的短髯。</p>
此前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胡子还没长好,不想此马儿举兵复来。</p>
“马超在巨鹿,魏界北方恐有疏失。”</p>
“传吾令,着吕虔将本部兵马,前往巨鹿御敌。”</p>
“勿使马超与刘备会兵一处,否则必为大患。”</p>
当即曹操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p>
一面让吕虔带兵,守御马超的进攻。</p>
一面又给夏侯渊益兵五千,增加东线战场的守备。</p>
此时已来到了建安十年的七月,正值炎夏。</p>
郭嘉却裹着一张厚毯子,来见曹操。</p>
“……奉孝有病在身,不必多礼,快请入座。”</p>
曹操有些心疼地扶着郭嘉,让他坐下。</p>
因为去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不知怎的,郭嘉染上了伤寒症。</p>
然后便一直不能痊愈,每天吃药,迟迟不见好转。</p>
药吃多了,郭嘉已经有抗体了。</p>
药效也越来越淡了。</p>
中间,曹操差人去请过许多能够医治伤寒症的名医。</p>
可伤寒症本为绝症,众医皆言束手无措。</p>
只说齐国有名医张仲景,能够医治伤寒症。</p>
曹操便派人去挖墙角,重金也好,利诱也好,上威胁也好。</p>
张仲景始终不为所动。</p>
反倒是其身处齐国高位,被齐国禁军保护起来。</p>
曹操想搞绑架那一套也不成。</p>
这时候,又有人向曹操建议,齐国大设医学,传授医道。</p>
既然张仲景油盐不进,何不去贿赂收买齐国医学院的学生?</p>
曹操从其言,使人携重金去办理此事。</p>
果然挖到了不少齐国医学塾出来的医学生。</p>
可这些医学生再看过郭嘉的病后,皆道:</p>
“郭祭酒身子清弱,平日为酒色所伤。”</p>
“用药石已无益处,只可细心调养,或有转机。”</p>
曹操又回想起了那年冬天,他亲手送别了戏志才。</p>
如今郭嘉身染重疾,曹操生怕他也离自己而去。</p>
所以平日已经很少让郭嘉参议政事了。</p>
“……咳……咳咳……”</p>
郭嘉咳嗽一声,向曹操谏道:</p>
“明公,夏侯渊性刚少谋,恐未必是李翊对手。”</p>
“我意亲往馆陶,助夏侯将军守御此地。”</p>
曹操乃安抚郭嘉,让他安心:</p>
“吾已遣路招、朱灵去往馆陶,协助妙才守备。”</p>
“况妙才随我多年,岂不知兵?”</p>
“纵然不敌,我大军在邺都相去馆陶不远,救之也来得及。”</p>
“奉孝权且在此养病,病好之后,自有用你之时。”</p>
夏侯渊是曹营宗室将领的二号人物,也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对象。</p>
值得一提的是,</p>
夏侯渊只是夏侯惇的族弟,既不是堂弟也不是亲弟弟。</p>
所以夏侯惇有钱,跟夏侯渊没什么关系。</p>
夏侯惇家大业大,十四岁杀了人,官府都不敢管。</p>
而夏侯渊在老家却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甚至他的侄女还得亲自出去捡柴讨生活。</p>
夏侯渊的命运之所以能够改变,还是因为曹操。</p>
曹操还是少爷的时候,在谯县犯了案。</p>
但曹家少爷可是要举孝廉的,怎么能有案底呢?</p>
于是便让夏侯渊去顶罪。</p>
夏侯渊去了,曹操后来也动用人脉关系,把他给捞了出来。</p>
正因为夏侯渊帮曹操顶了罪,曹操决定拉这位兄弟一把。</p>
帮他牵线搭桥,让夏侯渊娶了自己老婆的妹妹——丁姑娘。</p>
丁氏是大族,曹操让夏侯渊娶自己的小姨子,绝对是好心。</p>
我们常说曹昂不死,魏国世子的地位稳得不能再稳。</p>
因为他背后,背靠曹家、夏侯家、丁家三架马车。</p>
常有人问,曹家、夏侯家能够理解。</p>
丁家是什么鬼?</p>
就这么说吧,在古代老公休老婆。</p>
丁夫人是直接让曹操爬。</p>
在宛城爱情故事发生之后,丁夫人直接指着曹操的鼻子骂道:</p>
“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p>
意思是你害死了我的儿子,我们之间没什么好留念的了。</p>
然后丁夫人就直接回了娘家。</p>
那么曹操对此的反应是什么呢?</p>
曹操是亲自跑回了老家,打算登门道歉,把丁夫人给请回去。</p>
当时丁夫人在家织布,门外有人喊道:</p>
“你丈夫来了,曹公来了。”</p>
结果丁夫人毫无反应。</p>
曹操进门后,摸着丁夫人的背,说:</p>
“顾我共载归乎!”</p>
夫人别闹了,我们一起回家吧。</p>
丁夫人对此,依然毫无反应。</p>
曹操连问了好几次,丁夫人全程不鸟曹操。</p>
曹操临出门之时,最后还回头问她,让她跟自己回去。</p>
曹操也算是性子比较高傲的了,何曾见过他这般好脾气过?</p>
作为对比,当时已经生了曹丕、曹植的卞夫人。</p>
她曾找曹操,想给自己的弟弟要个官做。</p>
结果曹操十分不给面子,直接骂道:</p>
“他能做我曹操的小舅子,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p>
“你平日私下里给他的钱还少吗?”</p>
“赶紧滚!”</p>
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p>
这就叫典型的对比产生美。</p>
初恋才是永远的白月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