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1章 天枢对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枢对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

却说,有庐江妖人左慈,在河北大施符水替人治病。</p>

一时间,河北拥护者极多。</p>

时冀州牧,总制河北的丞相李翊,闻说此事之后。</p>

唯恐河北生乱,星夜兼程赶回渤海。</p>

以张辽、徐晃为首的武官,荀攸、徐庶为首的文官大臣们齐齐出城三十里来迎。</p>

李翊入城之时,左右道旁,仍有百姓箪食壶浆以迎。</p>

看来离开这一年,李翊的民生倒未完全丢失。</p>

可饶是如此,李翊仍不允许有人在他的地盘上滋事。</p>

一经回来,也不叙礼问旧,直接开门见山问荀攸等众。</p>

“……吾离开河北一年,中有哪些大事?”</p>

荀攸恭恭敬敬答:</p>

“……自相爷去江南以后,河北事务繁多。”</p>

“在下与元直,自行解决了诸多事务。”</p>

“然有不少大事,须等您回来亲自解决。”</p>

李翊颔首,又道:</p>

“可捡要紧之事来说。”</p>

荀攸乃条理清晰地,一一向李翊汇报:</p>

“去岁六月,常山大旱。”</p>

“我冀州地,拨钱粮三十万斛赈灾。”</p>

“然郡守谎报灾民数目,督粮官以沙掺米。”</p>

“七县官吏层层克扣。”</p>

“涉案者牵连审、郭两家大族,涉案官员高达五十余众。”</p>

“臣等未敢擅决,专等相爷回来处置。”</p>

知道了!!</p>

李翊面色阴沉,冷冷地回道。</p>

左右人都看得出来,李翊非常不高兴。</p>

但了解李翊的人都知道,他不高兴不是因为这次“贪污大案”的发生。</p>

而是荀攸等人办事不利,不肯亲自出面来处理这场大案。</p>

荀攸性格本就保守冷静,不爱出风头。</p>

他肯定不愿意去干这得罪人的事儿。</p>

徐庶倒是有游侠气,敢作敢当,但他的权力又不够大。</p>

凭一己之力,一次性也收拾不了那么多人。</p>

等于这些当下属的,把这个“难题”丢给了李翊。</p>

而远在徐州的刘备,就更乐意交给河北人自己解决了。</p>

河北人越是团结,刘备对其的掌控力就越弱。</p>

所以尽管李翊离开之时,荀攸等人就已经上报到了刘备处。</p>

刘备只简单批复了一句:</p>

“……寡人将河北之事尽付李相。”</p>

“李相不在,当尔等自行裁处之。”</p>

荀攸何等聪明人?</p>

当即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于是暂时将涉案人员免职。</p>

专等李翊回来,再交给他老人家亲自解决。</p>

这一拖,就是一年。</p>

“去岁冬日,辽东高句骊人侵扰边境,破我玄菟郡。”</p>

“守将王雄战死,受伤需抚恤者两千余众。”</p>

荀攸接着向李翊汇报边境事宜。</p>

“平州牧吕布,执意征伐高句骊。”</p>

“护高句骊校尉刘晔苦劝不住,随军出征。”</p>

“后得北戍校尉张绣相助,于长白山阵斩蛮将延优。”</p>

“高句骊人大溃,边患遂平。”</p>

听到这,李翊皱起的眉头稍缓。</p>

他把刘晔留在辽东,本意就是为了监视吕布。</p>

所以刘晔的出发点,都是从河北角度考虑的。</p>

而吕布作为平州牧,当然有自行出兵的权力。</p>

只不过李翊向来是不主张优先通过武力解决边患问题的。</p>

还是那个原因,对外“武功”听着确实好听。</p>

但真的太消耗钱粮了,而且收益极低。</p>

像李翊在幽州渔阳设“经济特区”,最大程度上利用游牧的经济价值。</p>

这才是李翊所推崇的。</p>

好在,吕布至少在辽东建了功。</p>

这个结果也算是可以接受。</p>

只是代价呢?</p>

“……此次征伐事宜,共计消耗军粮五十万斛。”</p>

“战马三千余匹,边民逃亡约千户。”</p>

“此外,由于出征征调了本地民夫五万人,以致延误春耕。”</p>

“还需再为平州填补今岁延误之粮,以供平州百姓过冬。”</p>

“此次出征,吕布、张绣、贾诩、刘晔等众,皆于国有功。”</p>

“理应封赏者,共计五十余众。”</p>

“参战士兵之赏赐,还没定下,权等相爷回来定夺。”</p>

听到这儿,李翊的头又大了起来。</p>

没错,吕布建了“卫霍”之功,倒是威风了一把。</p>

在天下人面前,狠狠地露了脸。</p>

可却要轮到李翊来给他买单。</p>

平州贫穷,其军费所耗,只能河北出钱帮他补。</p>

并且打了胜仗,封赏又是一笔巨款。</p>

“……还有何事?”</p>

望着荀攸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李翊知道肯定还有件大事需要他来解决。</p>

徐庶这时主动站出来,帮荀攸分担火力。</p>

“……禀相爷,三月前,幽州牧焦触病逝。”</p>

哦?</p>

李翊眉梢一扬,感慨自己才离开一年,怎么发生的大事儿全都堆在一块儿了?</p>

“……焦使君病笃,其子孙身后之事,我等已经抚定。”</p>

“只是接替之人选尚未定下。”</p>

李翊不假思索道:</p>

“吾虽总制河北之事,然幽州人事任命,当由齐王定夺才是。”</p>

当然了,严格意义上讲。</p>

选新的州牧上任,还是应该上奏朝廷,报给刘协之后才行。</p>

只不过这就是走个形势,先由刘备确定好后,再报给刘协,最后上任一条龙。</p>

“吾等已将此事报给了齐王。”</p>

说着,荀攸从袖口取出一书,道:</p>

“齐王发来手谕,着河北自举贤能。”</p>

刘备的意思,就是让河北人自己投票选一个新的幽州牧出来。</p>

言外之意,他在徐州本土没有想派过去的人。</p>

而刘备心目中的人选,已经在你们河北了。</p>

只不过这个人选可能有好几个,刘备觉得哪个去都可以。</p>

既然如此,就你们自己选吧!</p>

虽然刘备没有点名,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p>

田豫、牵招既是刘备的元从,又是发小兄弟。</p>

刚好两人就在幽州。</p>

此外,幽州豪族鲜于辅,不仅是经济特区的区长。</p>

此前随李翊征讨乌桓人有功,肯定也心仪这幽州牧的位置。</p>

李翊听完这些事之后,当即下令:</p>

“君等所言之事,吾已知其七八矣。”</p>

“可先斩常山蠹吏张贵,诛其首恶,以正纲纪。”</p>

“其余免职者,可下狱待查。”</p>

“平州所费之资,我冀州可先拨三十万斛粮过去。”</p>

“渔阳之地,各拨牛羊千头,以补空缺。”</p>

“至于幽州……”</p>

李翊微作沉吟,缓缓说道:</p>

“可取笔墨来,吾自当上奏齐王,表田豫为幽州刺史。”</p>

我们都知道,刘焉是最早提出“废史立牧”的男人。</p>

但废史立牧这个说法,并不准确。</p>

因为刺史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与州牧并存。</p>

所以你便会发现,三国时期经常有州牧、刺史同时出现。</p>

只不过州牧的权力远比刺史要大而已。</p>

而李翊的作法也很简单,田豫、牵招是元从,资历也够。</p>

那就选更早加入的田豫罢!</p>

至于如何安抚鲜于辅等幽州豪族。</p>

简单,我削了田豫的权力就是了,只给刺史,不给州牧。</p>

至于鲜于辅么……</p>

“仍令鲜于辅为渔阳太守,使其兼令幽州别驾。”</p>

“牵招仍令护乌桓校尉,使其兼领幽州治中从事。”</p>

别驾与治中从事都是州里二把手,相当于州牧的左膀右臂。</p>

李翊在扶正田豫的同时,又安抚了牵招、鲜于辅。</p>

既保留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又扩大了他们的权力。</p>

如此一来,三人都不会有什么不满。</p>

并且也不会一家独大。</p>

还是那句话,地方权力越分散,中央权力就越集中。</p>

刘备肯定是希望见到这样的局面的。</p>

李翊当即奋笔疾书,将“河北的民意”写下,发往下邳处供刘备裁决。</p>

如此一来,河北本土官员不能解决,留给李翊来解决的事大致处理完成。</p>

中间还有些事务,都不是特别紧急,可以容李翊之后慢慢处理。</p>

现在李翊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收拾那个到自己地盘上惹事的妖人了。</p>

“……那妖人现在何处!”</p>

“这妖人设下庙宇,教化民众,又立涤罪功德箱,大肆敛取民众之财。”</p>

“什么?真是岂有此理!”</p>

李翊闻言,大为光火。</p>

都说藏富于民,藏富于民。</p>

当民众的财富被卷走时,与之一同受害的必是政府的威信!</p>

这显然是冲着李翊来的。</p>

但这还不算完,</p>

官员们这段时间,虽然没收拾左慈,但也专门去调查了他。</p>

翻出了他的黑历史。</p>

建安年间,妖道左慈游历州郡。</p>

假托“太阴炼形”之术,专门诓骗良家女子。</p>

河北良家,亦有受害者。</p>

左慈谓女子道:</p>

“尔前世孽重,需借真阳化解。”</p>

乃设净室,焚异香,诱行云雨之事。</p>

每于月晦之夜,则择处子“炼丹”。</p>

先饮符水,复诵邪咒:</p>

“采汝之阴,助我飞升。”</p>

受害女子往往神志昏沉,任其摆布。</p>

听闻这件事后,李翊更加愤怒。</p>

诓骗民众钱财还不够,居然还诱拐良家女子?</p>

曹植曾经这样评价左慈:</p>

——“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p>

大致意思就是说,左慈这个人自称自己活了三百多岁,而且极为擅长房中术。</p>

重点是前面一句话,</p>

曹植写这篇文章,本来就是在阴阳怪气左慈。</p>

你说你一个修道的仙人,曹植会什么要强调他很会“房中术”呢?</p>

你品,你细品。</p>

尽管李翊非常生气,但还是选择先去看一看家人,以及自己的新生子。</p>

袁莹将孩儿抱来,这是李翊的武太守徐晃亦至,因为左慈的信徒已经影响到他那里的治安了。</p>

见李翊揭穿左慈骗局,当即说道:</p>

“……既如此!请相爷下令,将那妖道逮捕下狱。”</p>

“交由廷尉审理,择日问斩!”</p>

左慈的行为,可以说是引起公愤了。</p>

当然,这里的“公”是指河北官员。</p>

毕竟从古至今,政府最怕的就是民众不安分守己。</p>

煽动民众的行为,历朝历代都是受到严厉打击的。</p>

“……诶!不可。”</p>

李翊拒绝了徐晃抓人的提议。</p>

“吾欲杀左慈,如杀鼠雀耳,何足用刀?”</p>

“只是这妖人在河北蛊惑人心,信众极多。”</p>

“今吾方回,杀之必使民怨沸腾。”</p>

“人皆道吾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矣。”</p>

这……</p>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道:</p>

“既然杀不得,相爷打算如何处置?”</p>

李翊一捋胡须,谓一旁的记室甄宓道:</p>

“女公子可为我磨墨,待我著书一部。”</p>

“尔等使执笔人员传抄,发往城中各处。”</p>

“时间一长,民众自然信我。”</p>

徐庶喜道:</p>

“此计甚好!还是相爷机敏过人。”</p>

言罢,众人皆异口同声地说道:</p>

“丞相神机,不可测也!”</p>

面对众人的马屁,李翊早已习以为常。</p>

只按照原计划,连夜写下了破除左慈符水骗局的书。</p>

众官员连夜抄写,于次日清晨,张贴在各处。</p>

见官府张贴榜文,当地民众都围在一起来看。</p>

书名叫做《符水辩伪录》,其节选部为:</p>

“符水之术,其理甚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