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章 天下谁人不投齐?,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下谁人不投齐?

建安十四年夏末,江东。</p>

时任东吴都督的周瑜因旧伤复发,暂驻鄱阳湖养病。</p>

虽远离京口,但他仍密切关注着天下大势。</p>

此时,人报魏国使者满宠渡江而来,携魏公曹操亲笔书信,求见吴侯孙权。</p>

孙权急召之,满宠入殿,恭敬呈上国书,道:</p>

“魏公素仰吴侯雄才。”</p>

今刘备雄踞据六州之地,不可一世,僭称齐王,势大难制。”</p>

“魏公愿与吴侯结盟,共伐刘备。”</p>

“事成之后,荆襄之地归吴,中原归魏。”</p>

“两家南北共治,永结秦晋盟好。”</p>

曹魏虽然在中原大战形势中陷入颓势,但还是打算扑腾一下,找到了孙吴。</p>

如今天下势力中,唯一能为曹魏提供有力支援的,只有孙吴了。</p>

曹操也是丝毫不念赤壁旧仇,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取胜,没有什么仇恨是不能放下的。</p>

他已完全相信孙吴有意愿与自己合作。</p>

毕竟他开出的南北共治条件,将孙吴一直心心念念的荆州划给了他。</p>

赤壁之役时,孙吴之所以选择与齐国合作,本来就是想要荆州。</p>

就算不能全并,也得拿下江夏,再不济也得拿下荆南。</p>

结果现实就是孙吴连口汤都没能喝到。</p>

拼死打下南郡,却被偷袭了庐江,最后签下了屈辱的《江陵条约》。</p>

将到手的荆州拱手让人,甚至都还没有捂热。</p>

被齐人摆了一道,两家也算是结下了梁子。</p>

虽然明面上的关系并未破裂,但吴人却记下了这一仇。</p>

如今满宠代表着曹魏集团,正式向孙吴抛出橄榄枝,在场的吴人皆是怦然心动。</p>

孙权览毕书信,沉吟不语。</p>

折冲校尉朱然察言观色,上前低声道:</p>

“主公,刘备近年势大,若任其坐大,必为江东之患。”</p>

“自赤壁一役后,李翊规划的战略,已将我吴人困死在江东之地。”</p>

“倘若不突破齐国的封锁,吴人终身难以涉足荆州,遑论中原乎?”</p>

“今曹操主动结盟,确是良机。”</p>

孙权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看向满宠,缓声道:</p>

“魏使远来辛苦,且先歇息,容孤思量。”</p>

这毕竟是军国大事,孙权也不能脑子一热,就直接拍板决定。</p>

还是要与一众大臣商议的。</p>

秉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原则。</p>

孙权急召周瑜回京口。</p>

消息传至鄱阳,周瑜闻讯大惊,不顾病体虚弱,连夜乘舟赶回吴地。</p>

翌日清晨,他直入吴侯府邸,面见孙权。</p>

“公瑾,汝病体可好些了?”</p>

孙权见周瑜面色苍白,不免有些心疼。</p>

他身染重病,就是在征讨南郡时中箭,然后箭疮迸裂加重的。</p>

好不容易替东吴拿下了南郡,孙权却还下令将他召了回来。</p>

这其实算是“背刺”了周瑜。</p>

因为召回他,就等于让他放弃刚打下的荆州。</p>

可孙权作为江东之主,他不得不这样做。</p>

可他明白,周瑜嘴上虽然不说,内心一定是十分难受的。</p>

周瑜深深一揖,沉声道:</p>

“主公,臣闻魏使来议结盟伐刘之事,此事万万不可!”</p>

孙权眉头一皱:</p>

“哦?公瑾有何高见?”</p>

周瑜正色分析道:</p>

“曹操狡诈多谋,此番主动结盟,实乃驱虎吞狼之计。”</p>

“若我军与魏合攻刘备,即便取胜,也必元气大伤。”</p>

“到时候徒为曹魏做嫁衣罢了。”</p>

周瑜居然反对结曹伐刘,这令孙权颇感意外。</p>

因为其作为军事重臣,孙权把他召回来,就是想让他投下最后一张压倒性的投票。</p>

然后就此孙曹定下盟约。</p>

但令孙权万万没想到的是,周瑜居然提出了反对意见。</p>

要知道,周瑜可一直都是激进的主战派啊。</p>

如今机会到来,其怎会拒绝?</p>

孙权沉吟良久,深不以为然,沉声道:</p>

“……公瑾多虑了。”</p>

“近年来,孤励精图治,吴地农业兴盛,工匠技艺精进,早已非昔日蛮荒之地。”</p>

“若一味固守江东,不思进取,孤终将困死于此!”</p>

“况吾承继父兄大业,岂可困坐终老?”</p>

周瑜见孙权雄心勃勃,苦劝道:</p>

“主公,诸葛亮已与我方达成多项合作。”</p>

“荆州商路畅通,吴地物产得以北输,此乃长远之利。”</p>

“不如坐观齐魏相争,我江东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p>

周瑜之所以在鄱阳养病,就是为了加强与荆州的沟通。</p>

使得两地商贸来往更加频繁,使得吴地的产物能够更好地输出到荆州去。</p>

眼下的吴地确实是在高速发展,但孙权却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p>

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依附于东吴的对外出口。</p>

东吴的手工业、土特产的主要倾销对象,就是荆州。</p>

因为诸葛亮也在大力开发荆州,需要大量的原料、人力。</p>

而东吴最不缺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毕竟本地到处都是山越土著。</p>

吴人俘虏了这些土著后,高价卖给荆州,赚的可谓是盆满钵满。</p>

然后再用这些钱,反哺到东吴的手工业、农业、水利工程上去。</p>

这才使得江东快速发展,摆脱瘴地的恶劣自然环境。</p>

周瑜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认为加强与齐国的合作,是远比与齐国撕破脸要强的。</p>

毕竟战争从来都没有赢家,只是谁输得多,谁输得少罢了。</p>

那显然东吴还没有能够与齐国撕破脸的底气与实力。</p>

你就算加上魏国,吴魏联合一起,缩短了与齐国之间的国力差距。</p>

可问题上吴魏是两个政权啊。</p>

国与国之间的联合,并不就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p>

他显然是不如齐国这种大一统政权,拧成一股绳能够爆发出来的力量大的。</p>

基于此种种考虑,周瑜都反对与曹操合作,与齐国决裂。</p>

此时,保守派的张昭也在此时出列,谏道:</p>

“主公,周都督之言不无道理。”</p>

“如今刘备势大,我东吴国小民弱,不应该与其为敌。”</p>

“只有修好两地关系,才能够长足发展。”</p>

别部司马吕蒙反对道:</p>

“张长史此言差矣,正因为刘备势大,若不趁其无暇南顾时扼杀之,日后必成为我江东大患。”</p>

“今曹操愿与我军结盟,实乃天赐良机!”</p>

“我等万不可失此机会。”</p>

显然,仅靠东吴自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战胜齐国的。</p>

必须要通过外交的方式,联合一强,才有逆天改命的机会。</p>

如今曹魏放下赤壁之仇,主动抛来了橄榄枝,东吴没有道理不接。</p>

朱然、贺齐等将亦纷纷主战。</p>

周瑜见此,心急如焚,咳喘连连,仍坚持道:</p>

“主公!切不可因小利而失大局啊!”</p>

众人的争执,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p>

孙权也一晚上没睡,彻夜难眠,心中纠结到底应该听谁的。</p>

次日,一大早。</p>

议事大殿中气氛凝重。</p>

满宠立于殿中,目光灼灼地望着坐在主位上的孙权,等待着他的最终答复。</p>

殿内文武分列两侧,周瑜虽抱病在身,却仍挺直腰背站在武将之首,眉头紧锁。</p>

孙权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抬眼看向满宠,沉声道:</p>

“满使节远道而来,然所议之事关系重大,孤尚需时日考虑。”</p>

满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焦急。</p>

感情你们东吴昨晚开了一晚上的会,就开出了这么个结果?</p>

外交场合,最怕的就是这种“拖字诀”。</p>

因为你不给个明确答复,到底是参战不参战,是真的会影响出使国的军事决策的。</p>

念及此,满宠上前一步拱手道:</p>

“吴侯明鉴,如今中原战事一触即发。”</p>

“若吴国不能及时出兵相助,魏国恐难以取胜。”</p>

“届时刘备坐大,东吴又岂能独善其身?”</p>

“此乃唇亡齿寒之势啊!”</p>

满宠先表明了魏国需要吴国的一个强烈态度,以证明自己的诚心。</p>

并且强调了一个现实问题,即中原大战最晚年底就要开始。</p>

吴人如果不能及时加入,魏国不能取胜,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p>

如果我们输了,你们也难逃灭亡的命运。</p>

孙权眉头微皱,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p>

他转头看向朱然:“义封以为如何?”</p>

朱然出列道:</p>

“主公,满使节所言不无道理。”</p>

“齐人背信弃义,当年诱骗我等一同伐曹,约好共分荆州。”</p>

“如今却独霸荆襄,连荆南一郡都不肯分与我等。”</p>

“今将我等困死在吴地,若不主动出击,吴人将何以自处?”</p>

“主公!”</p>

周瑜突然出声打断,他强撑着病体上前一步,朝满宠说道:</p>

“东吴自有战略主张,就不劳满使节多费心思了。”</p>

“我军与荆州诸葛亮已有盟约在先,岂能背信弃义?”</p>

满宠见状,知道再难说服,但仍不死心:</p>

“周都督此言差矣。”</p>

“天下大势,瞬息万变。”</p>

“吴侯雄才大略,当审时度势.……”</p>

“够了!”</p>

周瑜厉声喝道,随即剧烈咳嗽起来。</p>

张昭等众连忙上前将之扶住,低声道,“都督保重身体啊。”</p>

满宠见周瑜如此激动,心知今日难以达成目的,只得退而求其次:</p>

“既如此,外臣告退。”</p>

“不过……”</p>

他意味深长地环视殿内众人,向着孙权微微一笑:</p>

“此本为东吴内政,外臣不该多嘴。”</p>

“但形势所迫,宠不得不以实言相告。”</p>

“向察众人之议,不足与图大事。”</p>

“东吴之众,虽迎刘备可以,唯吴侯不可也。”</p>

“何以言之?今吴众迎备,备便以其还付乡党,品其名位。”</p>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p>

“而吴侯迎备,欲安所归?”</p>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p>

嘶……</p>

此言一出,殿内的一众东吴大臣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p>

满宠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只要是反对与魏国结盟的,都是不替孙权考虑的吗?</p>

只要是不愿与齐国交战的,都是卖国贼吗?</p>

这一杆子打下去,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p>

尤其矛头直指主和的周瑜。</p>

“外臣告退了……”</p>

放完狠话,满宠赶紧开溜。</p>

待满宠退下后,孙权长叹一声,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周瑜和张昭。</p>

“公瑾啊……”</p>

孙权疲惫地揉着太阳穴:</p>

“此事确实令人为难。”</p>

若联魏攻刘,确如你所言恐中曹操奸计。”</p>

“但若不联魏,待刘备坐大,又当如何?“</p>

周瑜强忍咳意,正色道:</p>

“主公明鉴,曹操此议,分明是要我江东为他火中取栗。”</p>

“不如静观其变,待齐魏两败俱伤……”</p>

孙权突然拍案而起:</p>

“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p>

他激动地在殿内来回踱步:</p>

“自我父兄创业以来,我江东儿郎枕戈待旦,难道就永远困守这东南一隅吗?!”</p>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p>

张昭见状,小心翼翼道:</p>

“主公息怒。”</p>

“不如……不如先加强江防,同时派细作密切关注中原战事?”</p>

孙权停下脚步,望着殿外渐渐暗沉的天色,喃喃道:</p>

“……也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