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小溪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辽源焚尸案:新警驳局长的定论,硬刚“自焚”疑案(2),90年代大案系列,幸运小溪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显然,在失踪前,这对夫妻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丈夫不告而别去长春,是点燃矛盾的火药桶。这本日记,让“自杀”的结论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家庭内部的巨大阴影浮出水面。

“出差长春”的丈夫与神秘报信人

警方立刻找到李向东的单位。领导的答复却出人意料:“长春?我们跟那边压根儿没业务!

怎么可能派李向东去出差?” 更诡异的是,李向东已经连续十几天不见人影了,单位既不知道他去哪儿了,也没收到任何请假条。

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孙玉金脑中炸开:李向东不仅没去长春,还玩起了失踪!

那么,赵晓莲在日记里写丈夫去了长春,她是怎么知道的?日记里明明抱怨丈夫“走之前为啥不告诉我”,显然不是李向东亲口说的。那这个“长春”的消息,是谁告诉她的?

孙玉金再次找到赵晓军深挖细节。赵晓军努力回忆后,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

就在姐夫李向东不见了的第二天早上(大概是7月22号),他碰见姐姐赵晓莲正慌慌张张地边走边穿外套去上班。

赵晓军随口问了句:“姐,这么急干啥去?” 赵晓莲脚步不停,急匆匆地说:“上班啊!快迟到了!唉,你看你姐夫,又跑长春去了,连个屁都不放!”

赵晓军当时就觉得奇怪,追问:“你咋知道他上长春了?” 赵晓莲头也不回地甩了一句:“昨晚上有人来家捎的信儿!” 说完就小跑着走了。

李向东这种鬼鬼祟祟、编造出差的行为,让孙玉金高度警觉。这时,李向东的一个同事提供了一条更让人浮想联翩的线索:

不久前,有人在沈阳街头看见李向东跟一个陌生女人走在一起,俩人挨得很近,看起来“关系不一般”。

难道是情杀?孙玉金脑子里蹦出这个最直接也最残酷的推测:李向东有了外遇,为了跟新欢双宿双飞,狠心杀掉了结发妻子赵晓莲?

为了找证据,孙玉金带人搜了李向东的家,没发现可疑的女人东西。他们又赶到李向东的办公室。

在一张旧办公桌抽屉里,压在一本旧书底下,孙玉金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女人照片。

照片背面,一行蓝墨水字迹写着:

“日去月来十六载,往事历历记心怀,青春已随日月去,唯有赤心永不衰。”

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旧情。一查,照片上的女人是李向东多年前的前女友,据说早已嫁到沈阳。

孙玉金派人火速赶往沈阳找到她。面对警察,她很平静,明确表示早跟李向东断了联系,再无瓜葛。这条看似关键的线索,也断了。

时间线成了破案的关键。赵晓莲的妹妹想起一个重要细节:就在7月21号傍晚,天快擦黑那会儿,她在街上碰见了姐夫李向东。

李向东亲口对她说,要去一个叫“小高”的朋友家喝酒。而恰恰就在这个7月21号的晚上,有人神秘地出现在赵晓莲家,告诉她“李向东连夜去长春了”!

这个时间点让孙玉金眉头紧锁。他翻出当年的火车时刻表,反复核对,一个巨大的疑点暴露了:

在那个年头,从本地去长春的火车,半夜根本没有车!最早也得第二天(7月22号)上午才发车。

如果李向东真是第二天才走,那他7月21号晚上明明就在本地,还去朋友家喝酒了,为什么当晚不自己回家跟老婆说一声?非要托一个身份不明的“信使”,深更半夜跑去通知妻子自己“连夜走了”?

这个所谓的“连夜去长春”的通知,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目的就是让赵晓莲相信丈夫已经离开本地,从而掩盖李向东当晚的真实去向和意图。

那个送信的“神秘人”是谁?李向东当晚离开“小高”家后,到底去了哪里?迷雾重重……(待续未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万能空间在手兵王请跟我走

冰封的梦

前夫红着眼:给我服个软

南姜南

重生断亲不扶弟,随军大佬甜蜜蜜

觅食的燕子

神珠缘

立新

我演坏人怎么了,都成天帝了

油炸红烧

三界无案

古月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