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辽东!说服老朱的杀招!,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迫使高丽臣服,需要耗时几年?</p>

以倭国为跳板,半年就够了!</p>

至此,战略包夹已成,将海战成果化作陆战的致命钳形攻势,纳哈出还能如何抵抗?</p>

兵部尚书唐铎突然一拍大腿,惊呼道:“妙啊!以海外夷国为缓冲带,既减少我军补给压力,又能借高丽地势形成战略包围,这才是真正的‘以夷制夷’!”</p>

他这句话,成功打破了大殿内的沉寂,也给众人解开了心中的迷雾!</p>

户部尚书郭允道捋了捋胡须,颇为兴奋地开口道:“若是有倭国与高丽提供后勤补给,我军便可避开山海关至辽西的漫长险路,粮草军械直抵辽东腹地!如此一来我王师可以源源不断地进驻辽东之地!”</p>

“登莱海运本就比陆路省时三成,若再加上倭国港口中转,后勤损耗至少减半!届时百万石粮草可源源不断输送前线,纳哈出纵有十万铁骑,也不过是瓮中之鳖,冢中枯骨!”</p>

道理很简单,先前朝廷之所以不愿意大动干戈,是因为将粮草输送到辽东实在是太困难了。</p>

也就是刘益归降了大明,其控制的辽南地区与山东隔海相望,距离较近,非常有利于明军从登莱跨海登陆,基于渤海内海的性质,进行海上后勤运输的难度也远比从中原沿山海关、走辽西一线的陆路要容易的多,否则大明连个在辽东立足的桥头堡都没有!</p>

但是按照小胖墩的计策,现在多出了倭国与高丽这个补给之地,大明还怕什么粮草运输?</p>

老朱深吸了一口气,来到近前凝视着朱高炽的目光里,终于褪去了最初的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审视猎物般的锐利:“高丽亲元百年,世子联姻、贡赋不绝,如今表面向我称臣,实则暗通纳哈出。”</p>

“你且说说,如何让这墙头草彻底倒向大明?如何让它乖乖入局?”</p>

高丽与元朝关系可不简单,契丹还在的时候,高丽向蒙古臣服,并且正式地与蒙古在政治上结为兄弟,并且规定高丽每年需要向蒙古交一定的贡品,后面蒙古征服了高丽,并且扶持一个亲信世子登上了高丽王位,双方就此进入了蜜月期,一直联姻不断,所以高丽内部存在亲元派系。</p>

随着大明强势崛起,夹在两大势力间的高丽王朝,如同风中秋叶般摇摆不定。</p>

这个曾与蒙古联姻百年、血脉相融的藩属国,此刻将“两端外交”玩弄得炉火纯青——同时向大明与北元同时称臣,左右逢源首鼠两端。</p>

老朱当年之所以不大规模攻打辽东纳哈出,就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个高丽。</p>

现在,好像有了不一样的选择!</p>

朱高炽随手在倭国堪舆图上一点,赫然正是对马海峡,笑道:“若能控制倭国港口,我大明水师便可直插高丽腹背,只要囤积重兵于此威慑即可,看高丽君臣还敢不敢阳奉阴违!”</p>

“事实上,待倭国平定,高丽必如惊弓之鸟,不战自降!”</p>

“毕竟他们的北元蛮爹,现在可没功夫救他们!”</p>

此话一出,大殿内先是一寂,随即爆发出轰然大笑。</p>

这个时候的北元,应该称为残元了!</p>

早就被大明王师给彻底打残了!</p>

别说救援高丽,他们连出兵的勇气都没有!</p>

好!好个釜底抽薪!残元自身难保,哪还有余力护这高丽!”</p>

老朱大笑着拍了拍小胖墩,心里已经有了决断。</p>

“既然如此——”</p>

“何人愿挂帅出征,踏平倭国、荡平辽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宿主她又勾引人了

傅南风

那些流浪的日子

天狼星帝

全能超神

大梦闲鱼

刚成僵尸,你把定僵符当辣条吃?

拿月踏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争取每日万更